彼得潘耶夫斯基2022-07-12 13:07:51
“我在一个中国人的家里拍戏,看到门口地板上所有的鞋子。这张照片让我产生了制作一部关于属于那些鞋子的人的电影的想法。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外面的生活如何融合在一起”(王)。点心是王的发自内心的独白,部分是对小津安二郎的致敬,部分是关于华裔美国人的特殊表意文字。八十年代欧美流行“中国热”,王颖执导的《寻人》和《点心》是这个潮流下的电影作品。
大寸2021-10-03 14:01:36
矮油~ 完全就是fanboy给小津的情书嘛~ 时代和城市被电影记录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Wayne Wang的电影是中国城,是金门大桥,也是uncle Tam随手翻着的那份报纸上关于HIV的报道。三藩实在太特别。想到个笑话:南北加州至今还没分裂是因为两边都不想要Fresno
マツハラ2023-01-26 20:46:24
@Criterion Channel. 细腻的生活静照,某种程度上也是小津电影遭遇华人移民故事的变体,但似乎本片中作为轴心的母女关系更好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扮演了“东亚性”的角色。中间有颇为突兀但反而更自由的一段:作为二代移民的女孩们短暂的聚会,陈冲和缪骞人的闲谈。
Marc2023-11-27 22:21:02
母亲形象很有意思,想到廖辉英。整体不自然,包括重点描绘静物的手法,后半部过于戏剧化。
小や2021-08-22 08:08:48
今天在Film Forum,前排靠过道有个大爷到得特别早。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又有些坐不住的样子频频转身,他越转我越看着眼熟,而且这个年纪的亚洲面孔在影院里确实少有,总觉得是不是在MoMA或者华人影展上见过,也不知道要不要打声招呼。正感慨着迷影让华人又欢聚一堂,工作人员说有请导演,他径直走上去了。对不起导演,失敬失敬!(原来我是在豆瓣影人页面上见过)
LoudCrazyHeart2023-08-25 01:08:05
居然在这一部里见到年轻的陈冲和缪骞人,看了下资料,发现缪骞人和王颖是夫妻关系。本片关注美籍华人的生活,以及迁徙过后的文化问题。中式传统的家庭观念仍旧制约着年轻的移二代们,让他们痛苦。女儿紫云为代表的第二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是在异土之上长大。本片并没有过多牵扯美国本土与中式文化的矛盾。而是从家长理短的巷弄谈话间,移步到子女的婚姻问题上,再具体说文化的不同。很显然,本片保留了对中式文化的些许认同,起码从孤独状态上是同情母亲一代的,更加感性。但结尾母亲仿佛真的经历了生死,看透了似的,也终于笑说要女儿等自己嫁了再嫁人。算是某种中西结合的理想化状态。此后母亲回去了中国,女儿在美国,又是新的属于自己的旅程了。PS.饰演Geraldine的Laureen Chew和Mrs. Tam扮演者也是本片剧作创意的成员。
蔡鸟2021-11-08 14:17:15
王颖过度热爱华裔的mother-daughter thing。反思漂泊在外的老一辈中国人最后能指望的只有亲情了,人一代一代变老,失望永远不变。
等待戈多2024-11-30 21:54:48
《点心》的主要“食材”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很相似:父母、子女、婚姻、家、牺牲。影片中还有一场戏,是谭伯说紫云的状况仿佛脱胎于日本老片,毫无疑问这是指《晚春》或其他任何描述父母悄悄让子女成家立业的小津作品。王颖对这位日本导演的感激之情从未隐瞒过。
一忘皆空2019-08-17 18:59:42
王颖的细腻注定了在大众银屏上拍不过李安…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2013-09-29 13:01:40
最近清硬盘,所以等了几年没字幕也给丫硬上弓看了。凭我稀烂的e文和粤语水平还是能凑合看个八九不离十的。还看过这个导演的喜福会,感觉都是米国视角下的华人生活,我觉得我看不进去很正常,因为我生活的环境也没有多少中华传统的氛围了。呵呵!你什么时候结婚啊亲?
基瑞尔2024-03-20 21:22:59
点心,点心,一点心意;很早看到这个片名,都会想起胡天兰在康熙那句画面感十足的介绍语。故事并不大,几个角色在面对佳节时的忧愁喜乐,担忧女儿单身,去尝一口汉堡,“George Washington!”。它没有延伸到更为挣扎的讨论,而是好多生活化的场景代出所有的问题;再回到那句“一点心意”,很微妙。
xlabatery2025-01-30 16:02:48
好多时代记忆——MTV式的剪辑,CTS的广告册还有关于HIV的报道。永远烟雾缭绕的三藩的街景几十年都没有怎么变化,变化的好像只是汽车和服装的样式。喜欢导演对于这种代际/中西冲突的非评判性。美国人做决策讲究理性与感性,而中国人有时借助迷信与超自然力量,这怎么不是一种智慧呢。
遠濤2021-11-14 15:20:41
3.5。最早对王颖导演留下美好印象,是在看《烟》的少年时代。《点心》是他第一部传统化的故事片,母女主线婚姻主题的家庭故事,以小津为学习典范,技法已颇娴熟。粤英并陈的对白有啥好奇怪?旧金山华人至今有那样说话的。但是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倒在于1980初叶这座城市的实景,有些地方面熟陌生,有些街区一眼就知道自己常路过。P.S.来美不久的陈冲只是客串,并非「主演」,连配角都不能算。
hfxxx2023-08-20 10:38:58
这个片子为什么我在2020年就标注要被CC收录但是23年才真正出BD;应该说看过王颖其它作品的看这部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上这部可能还更克制一点;说是因为一堆鞋子启发开发了这个电影,但是CC的这个简笔画封面是不是还是太敷衍了一点;老中的默契就是你提了结婚我给你婉拒事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最后结尾Uncle Tam对Geraldine说我差点和你妈结婚...然后G回答‘Don't be upset. We are similar casualties, remember?’一直没理解这句对白
醉梦·聊生2023-07-16 15:16:12
门口那一堆鞋子,是母女不起眼的日常的一部分,鞋子静静躺着,家里却有不安静的思想一直在较量,异国他乡的人依旧保留有血液中的那份传承,而基本脱离源头的下一代人已经接受了新的环境的成长,母亲口中的结婚、摆酒这些大事件逐渐在女儿的意识里被淡化。
迷人的鸡腿子2024-08-20 18:13:55
39年前的电影能做到如此细腻入心可见导演功力。初看开头有台湾早期电影的影子,疏离感很重,但是越往后越显亲切。老一辈移民只是换了个地方生活并不代表思想有改变,新生代向往的自由成了两代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最终将一切串联起来的还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孝”。女主突破家门的可能性随着母亲“She prepares to die”而消散,即使结尾母亲说“You don't have to get married”但“婚姻”二字仍如重石压在心中。缪骞人和陈冲的出现令人惊喜!
黄小米2021-08-22 21:13:29
旧金山华埠看起来和今天区别不大。惊见缪骞人和参了一脚的陈冲。王颖太早拍华裔,实在生不逢时。
2006-03-19加入2019-11-19 19:52:08
只有粤语翻译!3.5/5。2013.3.17想看。第6440部标记看过
放飞自我2022-04-23 16:55:02
是天意吧在准备出去的当下点开了这部,每一个细微的点都暗暗合上了。我妈在客厅偷听粤语对白落泪而我看着屏幕里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梳头的母亲落泪,连窗外明媚春光里的鸟语都在唱和影片里的鸣叫。Wayne Wong太懂族裔身份中这种不能出声的痛了,细腻到让人生恨。 A Little Bit of Heart真的太妙了,一切对白交予镜头,在充满阳光的加州压抑交织成一首独属亚裔的情歌,缓慢地涌动着,是平静的水面起了风,也是汹涌的海潮归于天地之寂。
mauvaisang_2023-05-08 11:32:55
这部里王颖没有那么多实验性的小操作了,逐渐在往当时主流华裔商业片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看出了李安早期作品的感觉。
零時未芬梨道上2022-05-11 16:32:33
3.20 @BAMPFA|竟然是陈冲在美国第一部电影!虽然只出现在花絮。
觀心2025-01-31 23:18:08
第一次看王颖的电影,镜头和布景都很有质感,但表演痕迹太重了。演员在镜头下不自然,带来的感觉是,这个年代的华人就好像仍不知道如何在异乡自如生活一样。
吃豆腐爱做豆腐2015-05-21 19:22:15
看不太懂也许是年纪没到没那么多感悟.
zwitzki2023-05-05 11:29:27
美術設計挺好看的,亞裔美國人文化科普片與他們的美國夢展示
karate hippo2023-11-09 22:57:36
这个片子,看整体,差点意思,看局部,又有点意思。
Kassy2022-10-12 03:44:57
是这样的对话:深深浅浅,水波不惊。纪录片在对于日常的凝视中见张力。
kangama2021-11-07 09:40:18
SDAFF,对白翻译省掉了很多粤语中独特的内容,但是配乐出彩,结尾有关年龄的体悟大加分。
little-nana2021-10-27 03:00:32
这一部的台词有点生硬和刻意,但镜头还是那么好
80年代2023-11-05 13:30:50
80年代美国中国热时期拍的一部讲在旧金山唐人街生活的一对华裔母女的传统中国故事。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和中国式家庭传统的难以割裂。少有的题材。7分
可绿丝毛2019-08-10 23:05:24
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王颖的作品,在我看来比喜福会更能呈现唐人街华裔们的丝丝点点,点心即是盘中乡味也是点点乡心
S先生2024-10-12 08:34:15
“No. I go back, I want to be American”
勾魂2015-07-13 15:15:42
先打四星,以后如果有全片英语翻译,再看一遍,有五星的潜力!
天顶星宁2021-05-22 02:38:58
好慢好慢 开头5分钟没人说话(网络奔溃被迫看了3次开头)淡淡的似水流年 演妈妈的演员太广东特色 绝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2024-02-18 18:05:36
看过。对老太太晒衣服那段有点印象。女人的衣柜里,总有几件穿不了又舍不得扔的衣服吧。
扎扎2023-08-31 14:58:50
王颖还喜欢小津啊。这算是完全看不到任何野心的作品了吧
吃豆人2023-08-30 14:31:50
2014年第一次去纽约唐人街后就很想要了解华人的生活,这部电影满足了我的需要。
sel.xiii2021-08-22 06:22:26
没有想象中那么细腻,点心的意象或许可以再多利用一下。
ying2022-07-14 01:19:23
Uncle Tam好暖呀。妈妈和女儿之间的细节好暖呀。
楊相機2025-01-02 18:41:49
挺东方的表达,去高潮,留白,淡淡的,有小津的味道
点心豆瓣热评
彼得潘耶夫斯基2022-07-12 13:07:51
“我在一个中国人的家里拍戏,看到门口地板上所有的鞋子。这张照片让我产生了制作一部关于属于那些鞋子的人的电影的想法。他们的家庭生活和外面的生活如何融合在一起”(王)。点心是王的发自内心的独白,部分是对小津安二郎的致敬,部分是关于华裔美国人的特殊表意文字。八十年代欧美流行“中国热”,王颖执导的《寻人》和《点心》是这个潮流下的电影作品。
大寸2021-10-03 14:01:36
矮油~ 完全就是fanboy给小津的情书嘛~ 时代和城市被电影记录下来是非常有意义的事。Wayne Wang的电影是中国城,是金门大桥,也是uncle Tam随手翻着的那份报纸上关于HIV的报道。三藩实在太特别。想到个笑话:南北加州至今还没分裂是因为两边都不想要Fresno
マツハラ2023-01-26 20:46:24
@Criterion Channel. 细腻的生活静照,某种程度上也是小津电影遭遇华人移民故事的变体,但似乎本片中作为轴心的母女关系更好地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扮演了“东亚性”的角色。中间有颇为突兀但反而更自由的一段:作为二代移民的女孩们短暂的聚会,陈冲和缪骞人的闲谈。
Marc2023-11-27 22:21:02
母亲形象很有意思,想到廖辉英。整体不自然,包括重点描绘静物的手法,后半部过于戏剧化。
小や2021-08-22 08:08:48
今天在Film Forum,前排靠过道有个大爷到得特别早。他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又有些坐不住的样子频频转身,他越转我越看着眼熟,而且这个年纪的亚洲面孔在影院里确实少有,总觉得是不是在MoMA或者华人影展上见过,也不知道要不要打声招呼。正感慨着迷影让华人又欢聚一堂,工作人员说有请导演,他径直走上去了。对不起导演,失敬失敬!(原来我是在豆瓣影人页面上见过)
LoudCrazyHeart2023-08-25 01:08:05
居然在这一部里见到年轻的陈冲和缪骞人,看了下资料,发现缪骞人和王颖是夫妻关系。本片关注美籍华人的生活,以及迁徙过后的文化问题。中式传统的家庭观念仍旧制约着年轻的移二代们,让他们痛苦。女儿紫云为代表的第二代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是在异土之上长大。本片并没有过多牵扯美国本土与中式文化的矛盾。而是从家长理短的巷弄谈话间,移步到子女的婚姻问题上,再具体说文化的不同。很显然,本片保留了对中式文化的些许认同,起码从孤独状态上是同情母亲一代的,更加感性。但结尾母亲仿佛真的经历了生死,看透了似的,也终于笑说要女儿等自己嫁了再嫁人。算是某种中西结合的理想化状态。此后母亲回去了中国,女儿在美国,又是新的属于自己的旅程了。PS.饰演Geraldine的Laureen Chew和Mrs. Tam扮演者也是本片剧作创意的成员。
蔡鸟2021-11-08 14:17:15
王颖过度热爱华裔的mother-daughter thing。反思漂泊在外的老一辈中国人最后能指望的只有亲情了,人一代一代变老,失望永远不变。
等待戈多2024-11-30 21:54:48
《点心》的主要“食材”与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很相似:父母、子女、婚姻、家、牺牲。影片中还有一场戏,是谭伯说紫云的状况仿佛脱胎于日本老片,毫无疑问这是指《晚春》或其他任何描述父母悄悄让子女成家立业的小津作品。王颖对这位日本导演的感激之情从未隐瞒过。
一忘皆空2019-08-17 18:59:42
王颖的细腻注定了在大众银屏上拍不过李安…
瓦达西瓦又又又桑只爱这巧克力2013-09-29 13:01:40
最近清硬盘,所以等了几年没字幕也给丫硬上弓看了。凭我稀烂的e文和粤语水平还是能凑合看个八九不离十的。还看过这个导演的喜福会,感觉都是米国视角下的华人生活,我觉得我看不进去很正常,因为我生活的环境也没有多少中华传统的氛围了。呵呵!你什么时候结婚啊亲?
基瑞尔2024-03-20 21:22:59
点心,点心,一点心意;很早看到这个片名,都会想起胡天兰在康熙那句画面感十足的介绍语。故事并不大,几个角色在面对佳节时的忧愁喜乐,担忧女儿单身,去尝一口汉堡,“George Washington!”。它没有延伸到更为挣扎的讨论,而是好多生活化的场景代出所有的问题;再回到那句“一点心意”,很微妙。
xlabatery2025-01-30 16:02:48
好多时代记忆——MTV式的剪辑,CTS的广告册还有关于HIV的报道。永远烟雾缭绕的三藩的街景几十年都没有怎么变化,变化的好像只是汽车和服装的样式。喜欢导演对于这种代际/中西冲突的非评判性。美国人做决策讲究理性与感性,而中国人有时借助迷信与超自然力量,这怎么不是一种智慧呢。
遠濤2021-11-14 15:20:41
3.5。最早对王颖导演留下美好印象,是在看《烟》的少年时代。《点心》是他第一部传统化的故事片,母女主线婚姻主题的家庭故事,以小津为学习典范,技法已颇娴熟。粤英并陈的对白有啥好奇怪?旧金山华人至今有那样说话的。但是对我来说最珍贵的倒在于1980初叶这座城市的实景,有些地方面熟陌生,有些街区一眼就知道自己常路过。P.S.来美不久的陈冲只是客串,并非「主演」,连配角都不能算。
hfxxx2023-08-20 10:38:58
这个片子为什么我在2020年就标注要被CC收录但是23年才真正出BD;应该说看过王颖其它作品的看这部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事实上这部可能还更克制一点;说是因为一堆鞋子启发开发了这个电影,但是CC的这个简笔画封面是不是还是太敷衍了一点;老中的默契就是你提了结婚我给你婉拒事后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最后结尾Uncle Tam对Geraldine说我差点和你妈结婚...然后G回答‘Don't be upset. We are similar casualties, remember?’一直没理解这句对白
醉梦·聊生2023-07-16 15:16:12
门口那一堆鞋子,是母女不起眼的日常的一部分,鞋子静静躺着,家里却有不安静的思想一直在较量,异国他乡的人依旧保留有血液中的那份传承,而基本脱离源头的下一代人已经接受了新的环境的成长,母亲口中的结婚、摆酒这些大事件逐渐在女儿的意识里被淡化。
迷人的鸡腿子2024-08-20 18:13:55
39年前的电影能做到如此细腻入心可见导演功力。初看开头有台湾早期电影的影子,疏离感很重,但是越往后越显亲切。老一辈移民只是换了个地方生活并不代表思想有改变,新生代向往的自由成了两代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而最终将一切串联起来的还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孝”。女主突破家门的可能性随着母亲“She prepares to die”而消散,即使结尾母亲说“You don't have to get married”但“婚姻”二字仍如重石压在心中。缪骞人和陈冲的出现令人惊喜!
黄小米2021-08-22 21:13:29
旧金山华埠看起来和今天区别不大。惊见缪骞人和参了一脚的陈冲。王颖太早拍华裔,实在生不逢时。
2006-03-19加入2019-11-19 19:52:08
只有粤语翻译!3.5/5。2013.3.17想看。第6440部标记看过
放飞自我2022-04-23 16:55:02
是天意吧在准备出去的当下点开了这部,每一个细微的点都暗暗合上了。我妈在客厅偷听粤语对白落泪而我看着屏幕里一个人坐在电视机前梳头的母亲落泪,连窗外明媚春光里的鸟语都在唱和影片里的鸣叫。Wayne Wong太懂族裔身份中这种不能出声的痛了,细腻到让人生恨。 A Little Bit of Heart真的太妙了,一切对白交予镜头,在充满阳光的加州压抑交织成一首独属亚裔的情歌,缓慢地涌动着,是平静的水面起了风,也是汹涌的海潮归于天地之寂。
mauvaisang_2023-05-08 11:32:55
这部里王颖没有那么多实验性的小操作了,逐渐在往当时主流华裔商业片发展,甚至有些地方看出了李安早期作品的感觉。
零時未芬梨道上2022-05-11 16:32:33
3.20 @BAMPFA|竟然是陈冲在美国第一部电影!虽然只出现在花絮。
觀心2025-01-31 23:18:08
第一次看王颖的电影,镜头和布景都很有质感,但表演痕迹太重了。演员在镜头下不自然,带来的感觉是,这个年代的华人就好像仍不知道如何在异乡自如生活一样。
吃豆腐爱做豆腐2015-05-21 19:22:15
看不太懂也许是年纪没到没那么多感悟.
zwitzki2023-05-05 11:29:27
美術設計挺好看的,亞裔美國人文化科普片與他們的美國夢展示
karate hippo2023-11-09 22:57:36
这个片子,看整体,差点意思,看局部,又有点意思。
Kassy2022-10-12 03:44:57
是这样的对话:深深浅浅,水波不惊。纪录片在对于日常的凝视中见张力。
kangama2021-11-07 09:40:18
SDAFF,对白翻译省掉了很多粤语中独特的内容,但是配乐出彩,结尾有关年龄的体悟大加分。
little-nana2021-10-27 03:00:32
这一部的台词有点生硬和刻意,但镜头还是那么好
80年代2023-11-05 13:30:50
80年代美国中国热时期拍的一部讲在旧金山唐人街生活的一对华裔母女的传统中国故事。两代人之间的差异和中国式家庭传统的难以割裂。少有的题材。7分
可绿丝毛2019-08-10 23:05:24
这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部王颖的作品,在我看来比喜福会更能呈现唐人街华裔们的丝丝点点,点心即是盘中乡味也是点点乡心
S先生2024-10-12 08:34:15
“No. I go back, I want to be American”
勾魂2015-07-13 15:15:42
先打四星,以后如果有全片英语翻译,再看一遍,有五星的潜力!
天顶星宁2021-05-22 02:38:58
好慢好慢 开头5分钟没人说话(网络奔溃被迫看了3次开头)淡淡的似水流年 演妈妈的演员太广东特色 绝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2024-02-18 18:05:36
看过。对老太太晒衣服那段有点印象。女人的衣柜里,总有几件穿不了又舍不得扔的衣服吧。
扎扎2023-08-31 14:58:50
王颖还喜欢小津啊。这算是完全看不到任何野心的作品了吧
吃豆人2023-08-30 14:31:50
2014年第一次去纽约唐人街后就很想要了解华人的生活,这部电影满足了我的需要。
sel.xiii2021-08-22 06:22:26
没有想象中那么细腻,点心的意象或许可以再多利用一下。
ying2022-07-14 01:19:23
Uncle Tam好暖呀。妈妈和女儿之间的细节好暖呀。
楊相機2025-01-02 18:41:49
挺东方的表达,去高潮,留白,淡淡的,有小津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