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雪2018-11-05 10:33:57
王馆长对局长说李会计应该把房子腾出来,又对李会计说这是马馆长的主意,还叫石经理把送礼的钱拿一部分出来给李会计装修新房,既没出自己的钱,还让李会计不敢举报他贿赂。
阎馆长叫李会计从王馆长工资里扣140,又对王馆长说李会计是假传圣旨。
王馆长叫医生伪造确诊证明,让他可以合法生二胎;王馆长的父亲故意弄破阎馆长的皮鞋,还声称要卖血还债,一招苦肉计扭转改变风向;
王馆长的妻子说跟着他一点光都沾不上,从而激将公公把私房钱拿出来;
李会计和猴子同样受到王馆长恩惠,李会计却见风使舵,很快就为阎馆长卖命;
而猴子假装帮阎馆长进口影碟,转身就把他举报了。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局长和副局长,把下面的人玩得团团转。
个个八面玲珑,圆滑处世,心有城府,堪称华语片最佳群戏。
林三郎2016-02-13 18:52:37
黄建新早期作品,1994年公映,相当精彩。想想真奇妙,第五代导演不约而同地在1994年前后达到巅峰,张艺谋拍出《活着》,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田壮壮拍出《蓝风筝》,黄建新拍出《背靠背脸对脸》。事实上,那也是中国电影一闪而逝的巅峰。
欢乐分裂2014-07-15 21:11:46
2019-8-4重看;20年前的事业单位百态至今未改丝毫啊!各种勾心斗角、玲珑剔透的人情世故,各种绵延不绝官场丑态尽在小小文化馆中释放。鞠躬尽瘁用尽心思费尽心机,不过为一个正科级头破血流,抵不过背景雄厚的空降兵或上层路线(唯有触碰到道德问题等原则问题才有被扳倒可能),阶层固化使得底层向上流动几乎成为不可能---这点可能是本片最振聋发聩之处;醍醐灌顶之后的老庄哲学留下开放结尾,厚黑学永无尽头。配角们大有深意,人人都有一把小算盘,唯有浸淫于官场语境方能参破其中奥妙。剧本大赞,演员极好(牛振华演技绝了),剪辑棒,好看极了!
阿德2011-02-05 23:01:57
人啊,政冶上觉得不行了,在生活上总得找点精神安慰
丁一2010-08-25 12:26:52
电影基本照搬照拍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并沿用小说的白描手法——中国世情小说之白描手法,俱是一等一上乘化骨绵掌手段~
电影的画龙点睛之处是——导演黄建新把故事里的“单位”安排在了一座如千年衙门的中国古建筑里上演~
黄建新后来去拍了《建国大业》什么的也不算招安错位,只不过是现实中的王副馆长终于扶正升官了,希望黄馆长早日当上广电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5-09-12 08:24:33
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智慧都用在这个“斗”上了。细思极恐的90年代社会写生。
沁云2015-12-22 08:50:58
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年前中国电影人深入生活的能力比现在高了不是一点半点,不论剧本叙事的层叠结构还是演员的所谓微表情和内心戏,都体现了这一点。
左胸上的吸盘2012-12-24 21:29:18
时隔一年终于看了一部牛逼电影,向第五代现实主义悍将黄建新致敬。这根本是一部惊悚电影,化骨绵掌般的人事斗争,迷孙子发疯的老鞋匠给孙女喝烟水,新领导杀人诛心的劲道……了不起
私享史2014-12-09 17:34:09
有道是,文化人进文化馆,文化馆上文化局,文化局上文化厅,文化厅上文化部,文化部上文化国,文化国育文化人。作者围绕小小文化馆的人情世故权力斗争展开叙事,隐喻的却是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学而优则仕,仕不达则生儿子,这就是死循环的中国。扭曲的众生,颓败的古建,清冷的色调,阴郁的配乐。
桃桃林林2012-10-31 20:13:34
中国官场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或是模型而已,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这片基本把这事说透了,好多妙笔
巴喆2013-01-28 21:42:10
教学片,绝对可以当教材!中国两千年官场之道的高度浓缩,官场、体制、人情社会、世态,每处透着算计利弊的精明,机关算尽,最后融儒于道,只好知足常乐。回味无穷啊!建国大业之前黄导,差别这么就怎么大呢?8.5
胤祥2016-06-09 02:18:14
这片儿放到今天果断审不过吧……话说哪个宫斗戏能写到这个程度啊?确实精彩。稍稍有些像电视剧,稍稍有些长,有些细节处理得稍稍有些直白(比如文化馆这个空间),不过讽刺得真是入木三分。另外老爷子对孙女下手这种事,孩子妈竟然不撕逼不离婚,这得多能忍?所以小阎欺负到头上这事儿也忍了……呵呵
+Rae2015-02-10 01:11:30
精彩绝伦,十颗星。感慨啊,20年前大陆片还有如此佳作,鞭辟入里,讽刺辛辣,中国的官场百态、人情世故、封建价值观一一绝妙呈现,台词亮点非常多。建议所有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提前认真观看学习。
conge2014-04-04 09:43:33
王双利的这点儿手段,都不够给徐副局长提鞋的.
格鹿2021-04-17 03:06:31
个人并不觉得王双立最后是真的想透了,只是官场失意的自我安慰罢了。在猴子提供重要情报后的说辞,本就是王双立擅长的说好话、“为别人着想”,末了不忘补一句,听不听劝在你,只是别扯上我,意思已是明明白白,猴子已不是他能决定去留,不能输送利益就无法得以掌控。王双立的不与人争,一是看不到斗走阎的希望,二是明白了阎走了还会有“上层路线”的新人来,自己在领导眼里已打上不被重用的标签,继续斗争只是在折腾和消耗自己,只好在“生活上找找安慰”。官场上估计多是有劲儿且有希望的人才上蹿下跳的吧,感觉结尾的时候王双立的眼神像是又看到了希望,嘬一口烟赶紧琢磨利害关系。若真是看透放下,闲庭信步也能体现心境,这几步快走和嘬这几口烟的镜头都大可不必了。
Clyde2014-09-17 14:42:02
真没有想到1994年大陆有这么一部佳作,拍出了中国基层微妙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细节生动,入木三分。牛振华演得极好,群戏也相得益彰。个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批判性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了中国式的人情风俗和精神世界。
U 兔2016-04-21 16:05:07
太有戏了。这才真是经典,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一波,任何一个小故事拿出来都算精彩的,它却有这么大容量。牛振华太能演,真演出了这种都市人的”嘴脸“。没有人是坏人也没有人是好人,大家只是这个城市的一颗像素,最终组成如此精彩的都市风情画。秘书简直就是个土点儿的彭于晏嘛。
伯樵·阿苏勒2010-01-14 19:41:35
如果仅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未免太浅,影片很多空镜和上摇镜头运用极佳,到后半段老王“老庄”之后,镜头里所包含的绵长的延续情感以及观者对于老王转变所产生的立场的变化会显得更为自然。很难想象这种题材在中国也能拍得如此入木三分。黄建新不愧为反映“中国特色”问题最佳导演。
tata2015-10-22 14:08:13
啥也不说了,懂的都懂的,现实主义 黑色讽刺电影,这类型片,。中国人要好好拍,认真拍,世界第一……
西西里岛的瓦力2022-04-13 16:35:55
这么说吧,这部作品哪怕放在2022年看,依然觉得特别真实,真实到什么程度呢? 真实到感觉在看恐怖片。为什么感觉在看恐怖片呢?因为30年了,竟然电影里核心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变!
连城易脆2019-11-29 01:16:33
黄建新啊黄建新,你能想象拍出了这部讽刺90年代中国官场现形记和社会人生百态的导演在十几二十年后又成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导演,也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制片。想想今年的金鸡奖最佳导演颁给了偏主旋律的电影《红海行动》,而当年这部电影也是拿的最佳导演啊。两相对比,也是分外有趣,也很值得拍成电影啊。这电影绝就绝在挤兑走老马之后来了小严馆长,并没有结束,而是接着把故事讲了下去,虽然显得略微冗长了一些,但是也就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同时在讽刺政治生态的同时还带到了计划生育、扫黄打非、重男轻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真是春秋笔法的教学作品啊。牛振华也塑造得够好,东京影帝实至名归,另外彼时的句号真是够瘦削的,张嘉译也很白嫩啊,哈哈。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所谓政治,因为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就算你无业,还有家庭政治呢。
9 de Julio2020-02-12 13:56:55
祖父为了让儿子能生二胎而企图毒哑亲孙女的情节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一家人很容易就和解了
小伙锅2016-11-29 22:17:12
我操 黄建新太毒太狠太屌了 狠毒起来还不露声色 一个馆长位置在官场上轮来轮去 一个削好的苹果在家庭内部转来转去 崇拜这个剧本
Ocap2018-02-15 18:12:36
背靠背脸对脸的官场,给翻译成洋文,那就是House of Cards呀。电视剧感减分,收尾节点加分。
adakenndy2020-08-24 03:26:11
特别喜欢这种上世纪的优秀老电影,横向对比,本片论权谋可谓国产版的纸牌屋,在历史沉淀下官场文化比我们现实生活书本知识要重要得多。
王即使已经和冷家千金那么近乎了,对他的升迁却一点作用没起到。说白了,对冷局长来说,冷冰冰在自己耳边说越多好话,就越是需要打压你王双利,绝对不能让你在文化馆一人独大。领导扶植下级,最理想的状态是要培养一个自己的化身,实现的是领导用自己的权力来管理下一级单位的目的,绝对不会允许你有一个只忠诚于你一人的圈子,对领导造成权力旁落的处境。这正是虽然王双利不断努力,冷局长却要对他一再打压,不让他当馆长的内在原因。
寒山碧2022-05-21 22:40:02
除了小孩子无辜,每个人都很讨厌。连里面的几个女性我也讨厌,是另一种讨厌,看着她们被规训得那么乖那么听话,行走的生育机器、花瓶、舞伴。我有时候非常怀疑这个民族还有救吗?
徐若风2016-04-17 21:00:44
“与人斗其乐无穷。”一个还算通明事理有文化的副科长级小人物,做出的幺蛾子就已到了这般地步——他只是中国官场之树底层的、目不可见的小叶子罢了。这片真正细思极恐的是一条局长暗线和那个传统父亲,他们把这部精彩流畅的官场争斗片扩散出了新思路。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无不散发着“中国人”三个大字。看完当年,再看现在的黄建新,真是令人感慨。
給我摘朵好襯衫2021-09-06 01:06:15
真怀念江时代的尺度啊,看一部是一部了,能看的时候抓紧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禁了。一个小官场,中国人的大历史。BTW,引得公安出动的黄片居然是本能,有被戳到笑点。
Immortalsº_2021-09-02 14:51:44
我们曾经也碰过这么“尖锐”的题材,拍过这么牛逼的电影。政治早已融入国人的血液,四四方方的文化馆里满是勾心斗角与为人之道,活得实在太累。ps.看到枕头里藏的钱没有感动只有恶心,但这不是老头儿的错,是文化的毒害,重男轻女思想什么时候能死绝?
米粒2019-06-09 12:58:27
太厉害的官场现形记了,每个人物都很真实、鲜活,不过分夸张——其实应该说是很写实——却整体让人笑个不停,并且更多是无奈地笑吧,因为这种经历真的或多或少我们都体会过,对,就是那种一大群人瞎折腾结果什么都不为了,什么都没做成,但大家都吃好多苦的感觉。感叹90年代我们还能拍这样的电影,现在?别想了
小重山2016-02-04 09:23:48
机关事业单位的勾心斗角,表现得真好。幸亏现在机关只是打份政府工,比以前全身心的绑定依附好上百倍。回看那个贫瘠的年代,鱼鳖诸多,挤那么一洼子浅水,真够憋屈的,怎么受得了!复一想自己不也是这个情境麽,现在不过是中坡望低丘、五十步笑百步,他日社会更加发达回望今日,可不也觉得那点月薪把你捆得死死的,当年咋那么不开窍?
只有霸王2011-12-14 13:37:02
非常稳的片子,很有东西。体制就是这么傻逼呵呵的。
赱馬觀♣2020-07-02 13:06:23
想象当年牛振华一举夺下东京影帝,北野武担任颁奖嘉宾,俩人为了谁该站在桌子里面有过一番明争暗斗!……两个没想到。一是王双立与老马私人关系最终并未恶化,二是小阎上任后李会计开始刁难。可回溯前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王慌骗老马知情私房公房两占,便知他对李不满,可硬怼非其风格,他在等待机会,老马上任被他敏锐捕捉到可治贪又不必与财会翻脸的抓手。反映出其处事应变能力很强,确为正印馆长不二人选。至于住房并未因老马离职而退回,不仅反映了人情味,更说明王认为马是个好人老实人,可惜专业太差经常误事必须拿下,这叫对事不对人,所以离职后房照住旅同游,和睦互敬到直起鸡皮疙瘩。而那张导致免职的上榜照片也间接证明了老马为什么是老实人:你想,若真是个靠嗅敏善拍揣度圣意爬上来的主,会蠢萌迟钝到拍出如此没有眼力价的自毁照片吗?
方枪枪2015-07-26 13:57:49
那时候的老片子太经典了,批判力度之大,嘲讽之能力都让人佩服,整部电影活脱脱一部现代社会的官场现形记,社会现实不少,夸张不少,金句不少,“大家都去经商了,谁还看电影”,以及《本能》放映的三级片定位都十分写实。
沉淪。與涅槃2017-06-22 22:20:52
整部電影中除了無辜兒童沒一個正面人物,最大到局級,最小至鞋匠全都人心叵測,清水衙門就剩了勾心鬥角了。取景河南社旗山陝會館,古建盡顯清盛世商賈壕氣。
zhang 2nd2015-09-08 22:17:44
想起了老家小县城,父亲在饭桌上讲的那些机关单位的算计事
深夜的阿斯伯格2016-07-19 16:26:53
导演真是看透了人心,那句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布局也是醉了。殊不知,一把手这个位置是用来政治斡旋的
火娃2019-08-28 20:33:18
9/10。佩服牛振华很松弛的表演状态,开头民意检测,他犹豫后写自己名字再叠起选票才交给严秘书,看似骄傲又心怀紧张的复杂内在情感被鲜明表达,公开招聘时为摆出清廉形象,在光明磊落的牌匾下胸有成竹地坐着,周密的策划评委打出相同分数取消录取名额,他不容许下属吃里扒外,刻意克扣欢迎新馆长的老罗工钱,要闹工资就连开发票吃回扣的事一并罚,正当他得意地建好舞厅招待长官后送上车,以为亲切的表扬准会提升,结果再次失意,脸色一沉露出泄气的背影,这个阴险又可怜的小官僚就像薄雾笼罩着古建筑的文化馆,是体制异化的产物,同样对行为的准确体现也帮助塑造了其他人,譬如王会计将搬家留下的灯泡砸烂而不拆下带走,既发泄了搬家的怨气也有办法开脱是搬家弄坏的,一股子市侩气。闲笔微妙,开准生证要孙子的副线大大丰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柯里昂2017-03-02 16:17:59
一出出讽刺小品,不仅剧本写得好,完全就是时代(彼时与此时)的真实写照,演员也演得好,把不同角色不同身份诠释的几乎毫无破绽且生动有趣。撇开少数尚待商榷的细节,这部影片确实无可挑剔,个中现象与道理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都适用,“打一拳头揉三下 ”“当官不打送礼的”“说透不是好朋友”云云。
seabisuit2016-05-19 18:34:39
家庭单位以小博大基本横纵辐射到了中国社会的各方面,从片名看透不说透面和心不合的为人处事方式到从古至今的官场政治内斗,古建的空境和大升格,计划生育游街的老一辈对制度屈服宁可对付自己和亲属的历史遗魂,台词精彩,表演出色,94年的又一部经典。百子湾资料馆。
汪金卫2015-03-27 11:11:54
一出深刻且发人深省的官场现形记。一波多折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戛然而止的结尾……让人想起刘震云的官场小说《一地鸡毛》及电视剧。演员都是戏骨级演技派:牛振华,雷恪生,李强,王劲松还有打酱油的张嘉译。中国官场那些勾心斗角的小算盘演绎得入木三分。不得不拍手称赞。P.S.《本能》躺枪了…
柔软的刺2022-11-02 17:34:54
人呐 政治上觉得不行了,在生活上总得找点精神安慰
战国客2009-11-13 19:32:34
“人家是走上层路线,而我走群众路线,斗不过他们。”华语现实主义佳作!
Orchid2020-11-11 19:10:36
政治正确是一方面,言出必行是另一方面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伤害无辜女童的恐怖片
刀叢中的小詩2015-09-19 01:48:50
古云,穿一双草鞋,能磨倒三朝天子;今天,一双皮鞋,也磨不倒一个小馆长。老鞋匠补了一辈子的鞋,智慧也仅仅如此。在那个年代,拍电影只能拣文化馆这样的软柿子捏,但也能颇看出一些体制上的问题,而今土官早已成阔僚了,早已找不着柿子可以捏了。
维多梨鸭2022-11-14 01:41:21
也不是一直什么都不能拍来着,祖上富过
楚子宙2020-06-10 23:56:37
又一部来自神奇的1994年的好片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一个文化馆,巴掌大个地方,就把人性和人与人的斗争,刻画得如此微妙、细腻、入木三分。王双立,能力这么强,办事周全,安排妥帖,既有生活智慧,又有政治头脑,既能团结群众,又能奉承领导,既务实又有大局观,这么好的做官材料,就让他顺顺利利当这个馆长不就得了嘛。人家要的也不多,又懂得知足常乐。可上面的领导瞎了狗眼,脑子被门挤了,要不就是有病,非要从中作梗,为渊驱鱼,损人不利己,一次又一次派人刁难,就是不让他当馆长。本片的一系列矛盾与精彩的政治博弈由此展开。电影通过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我国底层官场的种种丑态,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等我国特有的官场弊病进行了辛辣讽刺。黄建新通过本片展示了他强大且出色的叙事能力。牛振华演技简直炸裂。10分。
夏日扬帆2015-07-23 19:39:02
最近看过唯一没有快进的电影了。小说本身应该是新写实派,拍出来虽然人物多细节密但是每一块都很好的为着主题在服务,前后的呼应特别多。好像没人分析其父,其父真的是一个细思极恐唯一让我恶心的人物
不良生2020-02-12 13:53:39
中国男性(主要是直男)官场现形记。矫饰地说,叫基本的“为人处世哲学”,就算再背对背使绊子,也要装着脸对脸一团和气,日子才过得冠冕;戳穿了说,是官场就是个脏舞台,男人们前仆后继上台蹦跶,上蹿下跳如跳梁小丑,只不过有的脸上油彩涂浓了些,有的脸上脂粉抹淡了点,卸了妆都是一身泥,哪有什么区别。
#Pekingcat#2019-01-22 23:09:15
后来我们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了,和审查真是一点关系没有,仅仅从电影的角度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如此高分,真不是政治缘由
路人廿五2024-03-10 21:09:28
建议准备进体制内的应届毕业生先看看这个片再决定要不要来,如果不信的话也可以看看各种报告和系列讲话,看看有什么词还在被三令五申的提起,就是因为沉疴痼疾的土壤还在。而30年前的愣头青,经过耳濡目染已经滋生在各个角落。
touya2017-07-25 19:03:56
这故事真是绝了,把官场的那些事儿说得透透的,包括当时强制一胎重男轻女与如今大力宣扬生二胎的强烈对比,金句频出,每个角色都生动立体,你套路我我套路你,或看透或说破,曾经的黄建新如此辛辣。如今社会发展飞速,资源丰富,却再拍不出这样的电影,所谓中国电影崛起无非自欺欺人罢了。
黄悦_2022-05-15 12:38:10
真有意思真有意思!王副馆长第一次有转正机会时 副局长说了一句“哪个副手不想转正呢?”道出了整个电影的脉络走向 在这我却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怪圈:王副馆长能力强 但能力强帮助上位得益者却是局长而非副局长 所以副局一直打压王副转正 但当局长落马了之后他又需要王副帮助自己 不过当初打压了王副现在开口就难了——这大概就是题目《背靠背 脸对脸》的意思了 想一想 还真是挺精妙的 不愧是好电影哈哈
思路乐2018-11-07 20:39:03
【A+】顶级的政治电影,明线精彩暗线交织,明面和气暗地互损,明招层出暗刀难防。在这场戏里,每个人都暗怀鬼胎,一团和气下的人性博弈,着棋者也是另一个人的棋子。论人物群戏和戏剧冲突上应该能进华语电影top3。对于当下还是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教育文献,值得反复观看。
raily鲤2022-12-01 17:51:02
外来户比不过坐地户,硬碰硬比不过感情牌,群众基础比不过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最终敌不过男女关系啊!哈哈哈
背靠背,脸对脸豆瓣热评
朝暮雪2018-11-05 10:33:57
王馆长对局长说李会计应该把房子腾出来,又对李会计说这是马馆长的主意,还叫石经理把送礼的钱拿一部分出来给李会计装修新房,既没出自己的钱,还让李会计不敢举报他贿赂。 阎馆长叫李会计从王馆长工资里扣140,又对王馆长说李会计是假传圣旨。 王馆长叫医生伪造确诊证明,让他可以合法生二胎;王馆长的父亲故意弄破阎馆长的皮鞋,还声称要卖血还债,一招苦肉计扭转改变风向; 王馆长的妻子说跟着他一点光都沾不上,从而激将公公把私房钱拿出来; 李会计和猴子同样受到王馆长恩惠,李会计却见风使舵,很快就为阎馆长卖命; 而猴子假装帮阎馆长进口影碟,转身就把他举报了。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局长和副局长,把下面的人玩得团团转。 个个八面玲珑,圆滑处世,心有城府,堪称华语片最佳群戏。
林三郎2016-02-13 18:52:37
黄建新早期作品,1994年公映,相当精彩。想想真奇妙,第五代导演不约而同地在1994年前后达到巅峰,张艺谋拍出《活着》,陈凯歌拍出《霸王别姬》,田壮壮拍出《蓝风筝》,黄建新拍出《背靠背脸对脸》。事实上,那也是中国电影一闪而逝的巅峰。
欢乐分裂2014-07-15 21:11:46
2019-8-4重看;20年前的事业单位百态至今未改丝毫啊!各种勾心斗角、玲珑剔透的人情世故,各种绵延不绝官场丑态尽在小小文化馆中释放。鞠躬尽瘁用尽心思费尽心机,不过为一个正科级头破血流,抵不过背景雄厚的空降兵或上层路线(唯有触碰到道德问题等原则问题才有被扳倒可能),阶层固化使得底层向上流动几乎成为不可能---这点可能是本片最振聋发聩之处;醍醐灌顶之后的老庄哲学留下开放结尾,厚黑学永无尽头。配角们大有深意,人人都有一把小算盘,唯有浸淫于官场语境方能参破其中奥妙。剧本大赞,演员极好(牛振华演技绝了),剪辑棒,好看极了!
阿德2011-02-05 23:01:57
人啊,政冶上觉得不行了,在生活上总得找点精神安慰
丁一2010-08-25 12:26:52
电影基本照搬照拍刘醒龙小说《秋风醉了》,并沿用小说的白描手法——中国世情小说之白描手法,俱是一等一上乘化骨绵掌手段~ 电影的画龙点睛之处是——导演黄建新把故事里的“单位”安排在了一座如千年衙门的中国古建筑里上演~ 黄建新后来去拍了《建国大业》什么的也不算招安错位,只不过是现实中的王副馆长终于扶正升官了,希望黄馆长早日当上广电总局局长兼党组书记~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2015-09-12 08:24:33
与人斗其乐无穷,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智慧都用在这个“斗”上了。细思极恐的90年代社会写生。
沁云2015-12-22 08:50:58
我觉得最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年前中国电影人深入生活的能力比现在高了不是一点半点,不论剧本叙事的层叠结构还是演员的所谓微表情和内心戏,都体现了这一点。
左胸上的吸盘2012-12-24 21:29:18
时隔一年终于看了一部牛逼电影,向第五代现实主义悍将黄建新致敬。这根本是一部惊悚电影,化骨绵掌般的人事斗争,迷孙子发疯的老鞋匠给孙女喝烟水,新领导杀人诛心的劲道……了不起
私享史2014-12-09 17:34:09
有道是,文化人进文化馆,文化馆上文化局,文化局上文化厅,文化厅上文化部,文化部上文化国,文化国育文化人。作者围绕小小文化馆的人情世故权力斗争展开叙事,隐喻的却是几千年亘古不变的大道理,学而优则仕,仕不达则生儿子,这就是死循环的中国。扭曲的众生,颓败的古建,清冷的色调,阴郁的配乐。
桃桃林林2012-10-31 20:13:34
中国官场只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或是模型而已,中国人的处事哲学,这片基本把这事说透了,好多妙笔
巴喆2013-01-28 21:42:10
教学片,绝对可以当教材!中国两千年官场之道的高度浓缩,官场、体制、人情社会、世态,每处透着算计利弊的精明,机关算尽,最后融儒于道,只好知足常乐。回味无穷啊!建国大业之前黄导,差别这么就怎么大呢?8.5
胤祥2016-06-09 02:18:14
这片儿放到今天果断审不过吧……话说哪个宫斗戏能写到这个程度啊?确实精彩。稍稍有些像电视剧,稍稍有些长,有些细节处理得稍稍有些直白(比如文化馆这个空间),不过讽刺得真是入木三分。另外老爷子对孙女下手这种事,孩子妈竟然不撕逼不离婚,这得多能忍?所以小阎欺负到头上这事儿也忍了……呵呵
+Rae2015-02-10 01:11:30
精彩绝伦,十颗星。感慨啊,20年前大陆片还有如此佳作,鞭辟入里,讽刺辛辣,中国的官场百态、人情世故、封建价值观一一绝妙呈现,台词亮点非常多。建议所有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提前认真观看学习。
conge2014-04-04 09:43:33
王双利的这点儿手段,都不够给徐副局长提鞋的.
格鹿2021-04-17 03:06:31
个人并不觉得王双立最后是真的想透了,只是官场失意的自我安慰罢了。在猴子提供重要情报后的说辞,本就是王双立擅长的说好话、“为别人着想”,末了不忘补一句,听不听劝在你,只是别扯上我,意思已是明明白白,猴子已不是他能决定去留,不能输送利益就无法得以掌控。王双立的不与人争,一是看不到斗走阎的希望,二是明白了阎走了还会有“上层路线”的新人来,自己在领导眼里已打上不被重用的标签,继续斗争只是在折腾和消耗自己,只好在“生活上找找安慰”。官场上估计多是有劲儿且有希望的人才上蹿下跳的吧,感觉结尾的时候王双立的眼神像是又看到了希望,嘬一口烟赶紧琢磨利害关系。若真是看透放下,闲庭信步也能体现心境,这几步快走和嘬这几口烟的镜头都大可不必了。
Clyde2014-09-17 14:42:02
真没有想到1994年大陆有这么一部佳作,拍出了中国基层微妙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细节生动,入木三分。牛振华演得极好,群戏也相得益彰。个人觉得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批判性的作品,更多的是表现了中国式的人情风俗和精神世界。
U 兔2016-04-21 16:05:07
太有戏了。这才真是经典,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一波,任何一个小故事拿出来都算精彩的,它却有这么大容量。牛振华太能演,真演出了这种都市人的”嘴脸“。没有人是坏人也没有人是好人,大家只是这个城市的一颗像素,最终组成如此精彩的都市风情画。秘书简直就是个土点儿的彭于晏嘛。
伯樵·阿苏勒2010-01-14 19:41:35
如果仅从社会批判的角度看待这部电影未免太浅,影片很多空镜和上摇镜头运用极佳,到后半段老王“老庄”之后,镜头里所包含的绵长的延续情感以及观者对于老王转变所产生的立场的变化会显得更为自然。很难想象这种题材在中国也能拍得如此入木三分。黄建新不愧为反映“中国特色”问题最佳导演。
tata2015-10-22 14:08:13
啥也不说了,懂的都懂的,现实主义 黑色讽刺电影,这类型片,。中国人要好好拍,认真拍,世界第一……
西西里岛的瓦力2022-04-13 16:35:55
这么说吧,这部作品哪怕放在2022年看,依然觉得特别真实,真实到什么程度呢? 真实到感觉在看恐怖片。为什么感觉在看恐怖片呢?因为30年了,竟然电影里核心的东西什么都没有变!
连城易脆2019-11-29 01:16:33
黄建新啊黄建新,你能想象拍出了这部讽刺90年代中国官场现形记和社会人生百态的导演在十几二十年后又成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的导演,也是我和我的祖国的总制片。想想今年的金鸡奖最佳导演颁给了偏主旋律的电影《红海行动》,而当年这部电影也是拿的最佳导演啊。两相对比,也是分外有趣,也很值得拍成电影啊。这电影绝就绝在挤兑走老马之后来了小严馆长,并没有结束,而是接着把故事讲了下去,虽然显得略微冗长了一些,但是也就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主题,同时在讽刺政治生态的同时还带到了计划生育、扫黄打非、重男轻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真是春秋笔法的教学作品啊。牛振华也塑造得够好,东京影帝实至名归,另外彼时的句号真是够瘦削的,张嘉译也很白嫩啊,哈哈。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历所谓政治,因为办公室政治无处不在,就算你无业,还有家庭政治呢。
9 de Julio2020-02-12 13:56:55
祖父为了让儿子能生二胎而企图毒哑亲孙女的情节太可怕了,更可怕的是一家人很容易就和解了
小伙锅2016-11-29 22:17:12
我操 黄建新太毒太狠太屌了 狠毒起来还不露声色 一个馆长位置在官场上轮来轮去 一个削好的苹果在家庭内部转来转去 崇拜这个剧本
Ocap2018-02-15 18:12:36
背靠背脸对脸的官场,给翻译成洋文,那就是House of Cards呀。电视剧感减分,收尾节点加分。
adakenndy2020-08-24 03:26:11
特别喜欢这种上世纪的优秀老电影,横向对比,本片论权谋可谓国产版的纸牌屋,在历史沉淀下官场文化比我们现实生活书本知识要重要得多。 王即使已经和冷家千金那么近乎了,对他的升迁却一点作用没起到。说白了,对冷局长来说,冷冰冰在自己耳边说越多好话,就越是需要打压你王双利,绝对不能让你在文化馆一人独大。领导扶植下级,最理想的状态是要培养一个自己的化身,实现的是领导用自己的权力来管理下一级单位的目的,绝对不会允许你有一个只忠诚于你一人的圈子,对领导造成权力旁落的处境。这正是虽然王双利不断努力,冷局长却要对他一再打压,不让他当馆长的内在原因。
寒山碧2022-05-21 22:40:02
除了小孩子无辜,每个人都很讨厌。连里面的几个女性我也讨厌,是另一种讨厌,看着她们被规训得那么乖那么听话,行走的生育机器、花瓶、舞伴。我有时候非常怀疑这个民族还有救吗?
徐若风2016-04-17 21:00:44
“与人斗其乐无穷。”一个还算通明事理有文化的副科长级小人物,做出的幺蛾子就已到了这般地步——他只是中国官场之树底层的、目不可见的小叶子罢了。这片真正细思极恐的是一条局长暗线和那个传统父亲,他们把这部精彩流畅的官场争斗片扩散出了新思路。那些边边角角的细节,无不散发着“中国人”三个大字。看完当年,再看现在的黄建新,真是令人感慨。
給我摘朵好襯衫2021-09-06 01:06:15
真怀念江时代的尺度啊,看一部是一部了,能看的时候抓紧看,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禁了。一个小官场,中国人的大历史。BTW,引得公安出动的黄片居然是本能,有被戳到笑点。
Immortalsº_2021-09-02 14:51:44
我们曾经也碰过这么“尖锐”的题材,拍过这么牛逼的电影。政治早已融入国人的血液,四四方方的文化馆里满是勾心斗角与为人之道,活得实在太累。ps.看到枕头里藏的钱没有感动只有恶心,但这不是老头儿的错,是文化的毒害,重男轻女思想什么时候能死绝?
米粒2019-06-09 12:58:27
太厉害的官场现形记了,每个人物都很真实、鲜活,不过分夸张——其实应该说是很写实——却整体让人笑个不停,并且更多是无奈地笑吧,因为这种经历真的或多或少我们都体会过,对,就是那种一大群人瞎折腾结果什么都不为了,什么都没做成,但大家都吃好多苦的感觉。感叹90年代我们还能拍这样的电影,现在?别想了
小重山2016-02-04 09:23:48
机关事业单位的勾心斗角,表现得真好。幸亏现在机关只是打份政府工,比以前全身心的绑定依附好上百倍。回看那个贫瘠的年代,鱼鳖诸多,挤那么一洼子浅水,真够憋屈的,怎么受得了!复一想自己不也是这个情境麽,现在不过是中坡望低丘、五十步笑百步,他日社会更加发达回望今日,可不也觉得那点月薪把你捆得死死的,当年咋那么不开窍?
只有霸王2011-12-14 13:37:02
非常稳的片子,很有东西。体制就是这么傻逼呵呵的。
赱馬觀♣2020-07-02 13:06:23
想象当年牛振华一举夺下东京影帝,北野武担任颁奖嘉宾,俩人为了谁该站在桌子里面有过一番明争暗斗!……两个没想到。一是王双立与老马私人关系最终并未恶化,二是小阎上任后李会计开始刁难。可回溯前情,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从王慌骗老马知情私房公房两占,便知他对李不满,可硬怼非其风格,他在等待机会,老马上任被他敏锐捕捉到可治贪又不必与财会翻脸的抓手。反映出其处事应变能力很强,确为正印馆长不二人选。至于住房并未因老马离职而退回,不仅反映了人情味,更说明王认为马是个好人老实人,可惜专业太差经常误事必须拿下,这叫对事不对人,所以离职后房照住旅同游,和睦互敬到直起鸡皮疙瘩。而那张导致免职的上榜照片也间接证明了老马为什么是老实人:你想,若真是个靠嗅敏善拍揣度圣意爬上来的主,会蠢萌迟钝到拍出如此没有眼力价的自毁照片吗?
方枪枪2015-07-26 13:57:49
那时候的老片子太经典了,批判力度之大,嘲讽之能力都让人佩服,整部电影活脱脱一部现代社会的官场现形记,社会现实不少,夸张不少,金句不少,“大家都去经商了,谁还看电影”,以及《本能》放映的三级片定位都十分写实。
沉淪。與涅槃2017-06-22 22:20:52
整部電影中除了無辜兒童沒一個正面人物,最大到局級,最小至鞋匠全都人心叵測,清水衙門就剩了勾心鬥角了。取景河南社旗山陝會館,古建盡顯清盛世商賈壕氣。
zhang 2nd2015-09-08 22:17:44
想起了老家小县城,父亲在饭桌上讲的那些机关单位的算计事
深夜的阿斯伯格2016-07-19 16:26:53
导演真是看透了人心,那句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布局也是醉了。殊不知,一把手这个位置是用来政治斡旋的
火娃2019-08-28 20:33:18
9/10。佩服牛振华很松弛的表演状态,开头民意检测,他犹豫后写自己名字再叠起选票才交给严秘书,看似骄傲又心怀紧张的复杂内在情感被鲜明表达,公开招聘时为摆出清廉形象,在光明磊落的牌匾下胸有成竹地坐着,周密的策划评委打出相同分数取消录取名额,他不容许下属吃里扒外,刻意克扣欢迎新馆长的老罗工钱,要闹工资就连开发票吃回扣的事一并罚,正当他得意地建好舞厅招待长官后送上车,以为亲切的表扬准会提升,结果再次失意,脸色一沉露出泄气的背影,这个阴险又可怜的小官僚就像薄雾笼罩着古建筑的文化馆,是体制异化的产物,同样对行为的准确体现也帮助塑造了其他人,譬如王会计将搬家留下的灯泡砸烂而不拆下带走,既发泄了搬家的怨气也有办法开脱是搬家弄坏的,一股子市侩气。闲笔微妙,开准生证要孙子的副线大大丰富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柯里昂2017-03-02 16:17:59
一出出讽刺小品,不仅剧本写得好,完全就是时代(彼时与此时)的真实写照,演员也演得好,把不同角色不同身份诠释的几乎毫无破绽且生动有趣。撇开少数尚待商榷的细节,这部影片确实无可挑剔,个中现象与道理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都适用,“打一拳头揉三下 ”“当官不打送礼的”“说透不是好朋友”云云。
seabisuit2016-05-19 18:34:39
家庭单位以小博大基本横纵辐射到了中国社会的各方面,从片名看透不说透面和心不合的为人处事方式到从古至今的官场政治内斗,古建的空境和大升格,计划生育游街的老一辈对制度屈服宁可对付自己和亲属的历史遗魂,台词精彩,表演出色,94年的又一部经典。百子湾资料馆。
汪金卫2015-03-27 11:11:54
一出深刻且发人深省的官场现形记。一波多折的剧情,个性鲜明的人物,戛然而止的结尾……让人想起刘震云的官场小说《一地鸡毛》及电视剧。演员都是戏骨级演技派:牛振华,雷恪生,李强,王劲松还有打酱油的张嘉译。中国官场那些勾心斗角的小算盘演绎得入木三分。不得不拍手称赞。P.S.《本能》躺枪了…
柔软的刺2022-11-02 17:34:54
人呐 政治上觉得不行了,在生活上总得找点精神安慰
战国客2009-11-13 19:32:34
“人家是走上层路线,而我走群众路线,斗不过他们。”华语现实主义佳作!
Orchid2020-11-11 19:10:36
政治正确是一方面,言出必行是另一方面 对我来说这是一部伤害无辜女童的恐怖片
刀叢中的小詩2015-09-19 01:48:50
古云,穿一双草鞋,能磨倒三朝天子;今天,一双皮鞋,也磨不倒一个小馆长。老鞋匠补了一辈子的鞋,智慧也仅仅如此。在那个年代,拍电影只能拣文化馆这样的软柿子捏,但也能颇看出一些体制上的问题,而今土官早已成阔僚了,早已找不着柿子可以捏了。
维多梨鸭2022-11-14 01:41:21
也不是一直什么都不能拍来着,祖上富过
楚子宙2020-06-10 23:56:37
又一部来自神奇的1994年的好片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一个文化馆,巴掌大个地方,就把人性和人与人的斗争,刻画得如此微妙、细腻、入木三分。王双立,能力这么强,办事周全,安排妥帖,既有生活智慧,又有政治头脑,既能团结群众,又能奉承领导,既务实又有大局观,这么好的做官材料,就让他顺顺利利当这个馆长不就得了嘛。人家要的也不多,又懂得知足常乐。可上面的领导瞎了狗眼,脑子被门挤了,要不就是有病,非要从中作梗,为渊驱鱼,损人不利己,一次又一次派人刁难,就是不让他当馆长。本片的一系列矛盾与精彩的政治博弈由此展开。电影通过对基层政治生态的描绘,生动展现了我国底层官场的种种丑态,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等我国特有的官场弊病进行了辛辣讽刺。黄建新通过本片展示了他强大且出色的叙事能力。牛振华演技简直炸裂。10分。
夏日扬帆2015-07-23 19:39:02
最近看过唯一没有快进的电影了。小说本身应该是新写实派,拍出来虽然人物多细节密但是每一块都很好的为着主题在服务,前后的呼应特别多。好像没人分析其父,其父真的是一个细思极恐唯一让我恶心的人物
不良生2020-02-12 13:53:39
中国男性(主要是直男)官场现形记。矫饰地说,叫基本的“为人处世哲学”,就算再背对背使绊子,也要装着脸对脸一团和气,日子才过得冠冕;戳穿了说,是官场就是个脏舞台,男人们前仆后继上台蹦跶,上蹿下跳如跳梁小丑,只不过有的脸上油彩涂浓了些,有的脸上脂粉抹淡了点,卸了妆都是一身泥,哪有什么区别。
#Pekingcat#2019-01-22 23:09:15
后来我们拍不出这么好的电影了,和审查真是一点关系没有,仅仅从电影的角度也是如此。这部电影如此高分,真不是政治缘由
路人廿五2024-03-10 21:09:28
建议准备进体制内的应届毕业生先看看这个片再决定要不要来,如果不信的话也可以看看各种报告和系列讲话,看看有什么词还在被三令五申的提起,就是因为沉疴痼疾的土壤还在。而30年前的愣头青,经过耳濡目染已经滋生在各个角落。
touya2017-07-25 19:03:56
这故事真是绝了,把官场的那些事儿说得透透的,包括当时强制一胎重男轻女与如今大力宣扬生二胎的强烈对比,金句频出,每个角色都生动立体,你套路我我套路你,或看透或说破,曾经的黄建新如此辛辣。如今社会发展飞速,资源丰富,却再拍不出这样的电影,所谓中国电影崛起无非自欺欺人罢了。
黄悦_2022-05-15 12:38:10
真有意思真有意思!王副馆长第一次有转正机会时 副局长说了一句“哪个副手不想转正呢?”道出了整个电影的脉络走向 在这我却想到了一个有趣的怪圈:王副馆长能力强 但能力强帮助上位得益者却是局长而非副局长 所以副局一直打压王副转正 但当局长落马了之后他又需要王副帮助自己 不过当初打压了王副现在开口就难了——这大概就是题目《背靠背 脸对脸》的意思了 想一想 还真是挺精妙的 不愧是好电影哈哈
思路乐2018-11-07 20:39:03
【A+】顶级的政治电影,明线精彩暗线交织,明面和气暗地互损,明招层出暗刀难防。在这场戏里,每个人都暗怀鬼胎,一团和气下的人性博弈,着棋者也是另一个人的棋子。论人物群戏和戏剧冲突上应该能进华语电影top3。对于当下还是未来,都是十分重要的一类教育文献,值得反复观看。
raily鲤2022-12-01 17:51:02
外来户比不过坐地户,硬碰硬比不过感情牌,群众基础比不过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最终敌不过男女关系啊!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