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分裂2019-11-23 21:54:05
前半段的漫长追逐戏太有新浪潮典型特征了,运动长镜的美妙,随性的暧昧留白,镜像对照/身份互补的双姝设定;后半段结构太精彩,由「糖果」构成管窥、出入时空的通道,因为「糖果」是联结现时与童年之物,是魔法师停滞时间的指挥棒,也映射了为何从“鬼屋”出来后会失忆的原因(这是她童年的屋子,糖果正是重返儿时的象征)。被偷窥的时空既是梦,也是回忆,还是剧场内的戏剧或电影,它能被反复演绎,能被暂停,能被篡改,能被重组——多么灵动的概念,(几层)虚拟空间与(若干)现实层面的混杂与泯灭。结尾如南柯一梦,结构封圆(猫在观者“现时”时间的表现),堪称美妙。
TWY2018-07-30 00:41:28
追随电影和舞台,我们来到了一个魔法世界,而这位想象力爆棚的魔术师便是里维特,他证明了一种同时超脱于剧作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影片的存在,一种即兴创作和高度的影像控制力的绝妙结合,绝大多数导演仅能做到其一,里维特则二者兼备,三个小时如不断的时空穿梭,在神秘与欢笑中着迷,不愿离去。
糖罐子.2018-12-05 21:54:10
二刷,亨利•詹姆斯《旧衣韵事》改编。1.影片讲述了塞琳和朱莉两位好友,在分享一种魔术糖果后来到一座闹鬼的房屋,共同体验了如梦似幻的玄妙奇遇,并将鬼屋中的小女孩解救出来的故事。2.里维特将人物记忆进行碎片化无序处理,模糊现实&幻境的边界从而营造荒诞的神秘氛围,再通过迷雾的层层拨离揭开通往真相的幽深僻径。不时切入的重复片段是有人物情绪思维映现之意,亦具备于记忆、时间、空间关联性的探索作用;(玩偶执管记忆,糖果连接梦幻与现实)3.演员即兴表演、极具设计感的场景布局和情节构思(同《出局》)。4.开头结尾的跟随和追逐/舞台效仿言行:希区柯克式人物互补设置,前者满足占有欲,后者提供虚荣心。5.多处镜像翻转确认自我的存在和意义,塞朱二人与鬼屋便为主客体关系。6.“让月亮落下并不伤感”。
字母君2020-02-27 20:25:49
两个狂热观众追《双峰》,偶尔暂停,偶尔重放。但由于对结局不满意,她们逐渐开始尝试创作,义无反顾地跳进了电影中的世界——电影是大家一起做的美梦。
美中不足的是,有时人物的可爱状态稍显刻意(例如照到镜子时的尖叫)。
喂饭2020-08-23 08:00:13
montage:是种魔术,我们会思忖魔术师是不是在我们眨眼的那刻、画面中断的那刻动了什么手脚,却难以验证。道具的反身性:号称是“现实”的当代场景是如此纤薄虚弱,特别是当Celine和Julie穿着匪徒服装去图书馆偷两本尺度巨大的书时,这种虚弱被击穿。自然主义在现实世界的扭曲中找到归宿。女性电影:一种猫电影,猫不需要被溜,不投射男性欲望,猫有自己的空间并接管它,观众必须被它们带领才能进入猫的zone。
半个桃李林檎2016-03-08 22:23:57
对Henry James的小说无感,但这种超现实迷幻感确实很适合转化为法语对白的影像。塞琳和朱莉的亲密始终闪烁着暧昧,尤其是车内一吻;漫长的追逐无疑影响了《在希尔维亚城中》,在角色调换的体验中,两人末路狂花似的相依又逐渐转化成了博格曼的假面。唯一的缺点是太长太长,考验互联网年代的耐心
cream.cx2007-11-25 22:38:44
最后四十分钟太精彩了。不过。。。我同学都被前面两个多小时闷得走的走,睡的睡。
JeanChristophe2019-06-01 21:17:48
本片是一次"低密度影像"的前沿探索:通过大量引入"冗余"的随机项,降低影像彼此的相关度,打破剧作结构(一再地,"然而第二天早上……"),使影片陷入一种因自我解构反而悬念丛生的局面――前半部分所有场景都平平无奇,(因此)同时又都引人生疑;台词时而极少时而极多,但我们随即意识到,就像在另一位精通"非有效叙事"的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一样,话语大抵是不重要的.被经验暗地里渗透的戏剧之内,人物是我们所不认识的,故保持为不被我们所认识的;日常生活充斥着谜,于是它们保持为谜. 不在场对在场展开入侵,随后在场便对不在场进行偷袭,只可惜欢乐的高潮"过于精彩",与无所着力的前半段产生了割裂――好在结尾故技重施,继续留下疑团:鬼屋内外,重复的镜头,是一个还是两个世界?
12010-07-07 00:26:21
游戏成性,有点让人讨厌了;一些小说的手法,并没有拓展什么;比他最强调了演员即兴表演的实验叙事性效果的作品差很远
NanSLi2021-02-16 18:20:18
力的抵抗!关于参与城市的某种身姿,进出“甬道”的我们既而迷上这中断的梦。里维特的游乐园//难以抽离的,是沾着黏液的镜像。分解着“糖果”的时刻总是模糊的——她们在追逐,仍不忘用手持接续这抛到身后的视点。固定的镜头里播放着情节剧,下一秒出现眼前的却是摇动的推移镜头:乏味的话语被切割,或篡改成一条渐近线。穿透景别,被给予即兴能力的她在发笑,恐声的我躲在角落观看。不对位的在场/唯有猫能留住四处流散的能量.
Pincent2022-05-28 17:23:21
94/100 阅读魔法书后,魔女就出现了,处处有淘气的神秘性。Both out of their world,同具有异质性的两人其联系也是神秘女性友谊的终极描述,且从男性视线中解放出来,亲缘关系来源于同性彼此,不依附于男性也可模仿男性。像孩童一样的行为,电影即精心玩乐的形式。也可以说关于猫的电影,因猫所代表的特质,猫的梦境可装下大部分的叙事。两人充当了观众也与观众一同观看后半段的另一层叙事(戏中戏),它也是一种传统的电影:重复的、僵硬的、了无生气的,而二人的介入则是自由的、戏谑的、随时间离的,两种表演风格和电影理念相撞了,当戏中人终于变成僵死的蜡像色后,达到了临界点,两人带走了还存有可能性的孩童,对镜头宣布孩子的休息时间:旧电影的谢幕。四肢悬空张开,跳脱动作的穿越后,终于出航了,完成了对传统电影与机械重复性日常的逃逸。
嘟嘟熊之父2020-05-25 18:30:14
彻底推翻影像秩序,毫无忌惮,毫不留恋。如肥皂泡般转瞬即逝的人物关系,不断分裂融合、破碎生成,每一次身份与情感的建立都以抹去存档为前提完全交付于当下。打乱既有的叙事逻辑, 又非通常的现实-幻境交错,创造出“亲历-激活-观看-评价-校对-篡改”的无限循环。里维特不在乎情境的逼真性与假定性,他令干扰音无所不在,破坏一切浸入式体验,而这恰是现实世界对我们最严苛的训练。
LOOK2021-07-25 09:47:22
糖果的作用显然类似于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记忆、现实、想象、欲望之间充满灵动诗意的游戏互动,一个充满了无限循环重生可能的影像装置。看了里维特这种类型的电影,会觉得雷奈的片有些无聊。
Connie2007-02-17 15:02:07
好像我們.......2007年my top 10候選之一
我还很小2021-05-02 23:54:16
2025.5.1去朋友家重看,我俩像主角一样不断发出怪笑,爽!
2021.10.1重刷,今年年度最佳之一。三个小时毫不枯燥,能把神秘莫测的幻境探索拍得如此俏皮也只有里维特了吧,反过来说,能把情思细腻的重返昔日之梦,做出穿梭时空的超现实感亦让人惊叹。继续新浪潮的丰富镜头技巧,又注入温润灵动的感情,还有两位女演员贡献的精彩表演,太喜欢这个故事与讲故事的过程了!结尾轻盈曼妙,午后一梦与时同长……
发条2022-11-10 20:30:23
里维特,我的电影之神。
赛琳与朱莉一次次拯救小女孩的尝试,其实是里维特一次次试图将叙事从亨利·詹姆斯式的死气沉沉、行将就木的现实主义与心理分析文学/戏剧中拯救出来的尝试,是电影一次次超越性地探索虚构艺术边界的尝试。「电影」在里维特手中即如猫般灵敏轻捷、不失狡黠,而始终能在行到水穷处时以镇静的姿态睥睨回眸。
火娃2023-03-14 15:08:51
7/10。谜屋中的女人以婚姻为中心,价值和生活完全被父权资本主义所控制,宛如僵尸般重复相同的行为和对话;塞琳和朱莉则代表了解放和童真,赛琳的经理和顾客视女魔术师为性欲对象,朱莉为反抗操纵她的男性,与她替换工作后被赶出夜总会;她们寻求解救,避免屋里的女孩被世故的女人们谋杀。里维特用糖和魔法书作为叙事转换的功能道具,轮流造访谜屋的塞琳和朱莉失着忆离开,吃下嘴巴含的糖,又能断断续续地看到屋中的故事,和自己扮演的护士肩后留着一块血手印,两人既是电影的观赏者,又是主动重叙、介入的演出者,先是愉悦地讨论屋中争风吃醋的女人,然后决定混入屋内,救出女孩一起划船时,却看到屋中男女在另一艘船上面无表情地错过她们,一觉醒来,睡在公园椅上和拿魔法书的两人与开场设定好的位置互换,此种戏中戏和移情的观赏体验影响了滨口龙介。
UrthónaD'Mors2010-10-22 12:12:40
请给我一颗神奇糖豆吧,忘却百忧,high出地球吧~~~~~~ps里面的2个女主的关系总给我一种暧昧的感觉
丁一2009-10-24 15:18:21
里维特是一只蒸不熟、煮不烂、看不懂、老不死、硬梆梆的文艺老乌龟
K45P3R2022-09-04 23:00:33
(8.6/10)《塞琳和朱莉出航记》通过了Bechdel测试,一扫千百年来女性在艺术作品中刻板、单调的形象,不再扮演附属于男性的角色,而是真正具有独立的、有趣的性格。塞琳和朱莉之间的心有灵犀可以引申为风格不同但秉持相同原则的艺术家,比如里维特和他的“新浪潮”同僚们,反对的正是僵化的传统电影拍摄模式。《塞琳和朱莉出航记》里的世界自有其天马行空的运行法则,而她们从死气沉沉的宅子里救出来的小女孩,也许正是观众。
42|o●ö2012-08-18 14:50:59
很有意思的荧幕与观众关系的探索,影片可以解读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了所以……say no to overinterpretation…… 但最疑惑之处其实是房子对面是Julie的童年的家,不知何意。其他部分倒是都可以试图以各种角度自圆其说。另:在gene siskel椅子上屁股坐疼了,不然不会觉得太长,都怪椅子。
TouMing鬼子2023-06-12 21:10:37
+ 重看,才发现是构建机制如此简单的电影,通过邀请演员共同创作不断引入随机生发的即兴情节,将电影彻底变为一场游戏纪实——同时它真的对一切都充满兴趣,以至于可以容纳如此丰富的生态物质性和无厘头的枝节,因此也可以说它是某种终极形态的同人女电影——不体现为神秘或悬疑性而是体现为枝节生发出的无数种面向。直到最后真正进入房子,将舞台内幕由内而外地展示给观众时,演员脸上的油彩与来自外部的破坏才共同宣示了在本作中一切事件都是可以被当即戳破的“表演”。因此“Go Boating”一段两船相遇或可视作一场六人谢幕,以近乎直白的间离手段宣告了对电影拟真神话的彻底祛魅(重来一遍、身份倒转同理),电影/戏剧/现实之间也不存在真正的界限
阿秃2021-12-12 18:30:14
好有意思的剧情编排!这个走向像是……意识流小说的影像化?沉浸式剧本杀?或者像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沉浸式戏剧体验?是旁观者也在戏中,作为观众的她们,作为观众的我们,最后甚至一切都是黄粱一梦,故事到结束的时候才算真的开始。而且随便暂停一个画面都像油画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一部必须看两遍的电影,所以就是6小时(以及豆瓣简介完全是骗人的)
[Deleted]2019-01-20 14:52:21
QuadCinema 35mm版,时空跨越的试验,3个小时静谧繁琐细节的真实世界到舞台,用剪辑来完成角色的互换
迷宫中的站起来2022-02-11 22:58:02
以跟踪、效仿、排演的形式呈现出人物之间的磁场来建构情境,跟随人物一次次重复而又随机地“入戏”,最后甚至被角色的执着与认真感动到了。
╲│┼│╱2019-08-15 22:20:40
越清晰魅力就越少,最灵的部分在第三次吃糖前和结尾的几个变奏
巴伐利亞酒神2020-12-29 00:23:35
一如既往的里维特式长和闷。看他的电影必须忍受他冗长的叙事方式,否则只能中途退出。一旦接受,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经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鬼点子,亦有自成一统的电影语言。比如开头的跟踪,特别好玩,也引出后来的偷窥。两个法国女孩相貌一般,但机灵古怪的气质足以加成,让人沉迷在她们的二人世界中。
惧色2010-04-16 16:08:43
戈达尔+《雏菊》。看了三个小时才有些头绪,从此对里维特敬而远之
风陵渡2011-12-20 19:42:56
她们的圆舞曲,踩着神秘的舞步,回到原点。
sean cheung2017-08-26 20:01:04
魔法不只是電光火石,也可以是微風細雨。利維特把最生活化的紋理褶皺翻開,平凡人之間的命運聯繫,也可以變得魔幻,富有光澤。從躍動的貓,飛揚的絲巾,到陌生人進入對方的生活,起居工作中的互相好奇,魅惑又坦蕩。劇本寫得精緻細膩,你的線頭交給我,我們一樣會發生這一段故事。
伊菲吉妮娅2022-02-27 21:18:06
一种别致的“套嵌”玩法,大大丰富了观影的体验感,是想象力与浪漫感的执行自由。情节回放时的分解重组与主客体的叙述差异性,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感与不确定性,戏剧角色与真实人物穿越时空的虚实结合,影片整体反类型的叙事结构与表现形式,甚至包括演员的表演方式,都可算是拓展了影像本身魅力的伟大尝试。
吹牛伯爵2025-02-09 03:50:05
应该说里维特的电影是一种踩高跷的艺术,在这里,高跟鞋不作为女性彰显性感与优雅的器具(的确,这也是一种“优雅”,但这是如同卓别林或基顿或《提行李箱的人》中的阿克曼的优雅,那是混杂着笨拙、嬉闹以及一些些冒险的精神,如果说它是优雅,这不错,但并非高跟鞋的现代象征给予我们的),被安排给赛琳与朱莉这两位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旁就可以翩翩起舞的女精灵,身姿灵动而闪烁,似乎可以无预兆地出现于城市的一极,又以同样地方式拉下隐藏自身的帷幕。
2025.2.8
小植野2023-06-12 21:24:31
#2000标 4.5。关于观看与演戏的身份转换,与创作本身一起构建的迷宫,有趣可爱。
里相玉2023-09-12 21:19:36
前半段很有趣,漫无目的的追逐戏,想起以前导演课的分镜作业。后半段也有趣,一头雾水的那种有趣,像本雅明论《亲合力》那本书里的概念[无表达],在一个魔法般凝固的世界里将其击打为真实世界的碎片,残缺的象征。
苏莫2020-11-10 14:53:01
片长超过三个小时,外置字幕会变慢,一边看一边手动调字幕,看完调了四百多秒,但即便这样,还是看到了里维特的有趣之处,用一个幻想故事,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成长心理分析,在虚实之间自由切换。
WellIgotone2022-03-19 15:29:15
雅克·里维特作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一员,真是贡献了一部佳作!图书管理员朱莉和魔术师塞琳两个陌生人从开场的游戏追逐,每一次互动既雀跃又带些隐秘的情愫,她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与秘密,无论置身于何种场景,她于她而言都不似一个梦那么简单。我喜欢导演不断在现实与回忆中切换的画面,仿佛提醒着我,我只是个旁观者,别人世界的旁观者。“vont en bateau”字面意思是“去划船”,法语口语的引申意则是“被骗了被愚弄了”,亦真亦幻,导演功力深厚
Eco2016-03-08 20:07:05
里维特镜头下的巴黎,杂乱中仍透漏出某种慵懒浪漫气质。里维特是法国新浪潮中最具法国特色的导演,这里指的是战前的法国流派。他的影片中经常使用幻觉、回忆或假回忆,使故事发生断裂。比如那段中产家庭故事中的幻觉真实场景。这里,里维特与中期戈达尔分道扬镳,后者从连环画的残酷犀利中获得灵感。
Lies of Lies2020-02-20 03:09:43
Mulholland Drive就是Lynch催眠了Rivette之后拍出来的,舞台-转换身份,红与蓝的对抗,Betty与Rita就是Sophie和Camille。不得不承认,影像是可以复生的。
福禄恩特2022-04-15 19:40:07
神作,给跪了,比《穆赫兰道》早了将近三十年用整部电影来构造梦境的具像化,梦中梦,碎片化记忆,轮回与闭环,叹为观止,列入个人影史十佳候选。
蘑菇炸彈客2014-02-08 11:57:16
里维特真正拍出了作为艺术的法国新浪潮
叶隐2022-03-09 21:51:56
很无聊,又臭又长。把老法国片气质发挥得如此淋漓,沉静到了给我一种死亡的感觉。
Zaggy2021-03-11 16:32:45
"Always the same thing. I'm bored" "I'm so disappointed. It's just padding" Rivette is definitely trolling 即兴表演什么的偶尔欣赏一下当然没问题padding多也就多点了。。。后来她们在房间里跳舞的时候真的差点撞到小女孩,小女孩明显缩脚了lol
醍醐灌饼2021-03-21 00:06:47
第三次,每次看到约三分之一就不行了。
与碟私奔2019-07-22 21:11:18
【造就電影的时刻】53# —— 電影人物左右电影剧情的故事,我们不知不觉跟着两个女孩子看了一出她们自己编出来的故事,也许这就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吧,越这样看似天马行空越有“光影传奇”的味道;该片比《不羁的美女》评分还高,也是导演许多长片里的最高分電影,所以应该值得我们“另眼相待”吧,第一次认真看字幕,云里雾里没事,再看抓紧时间多看一遍或许就有了新的体会和领悟。
tata2021-07-30 23:03:47
里维特还真不是我的菜,对白太虚了,看了些解读文章也不觉得咋地,3个多小时就当做了个梦吧……
塞琳和朱莉出航记豆瓣热评
欢乐分裂2019-11-23 21:54:05
前半段的漫长追逐戏太有新浪潮典型特征了,运动长镜的美妙,随性的暧昧留白,镜像对照/身份互补的双姝设定;后半段结构太精彩,由「糖果」构成管窥、出入时空的通道,因为「糖果」是联结现时与童年之物,是魔法师停滞时间的指挥棒,也映射了为何从“鬼屋”出来后会失忆的原因(这是她童年的屋子,糖果正是重返儿时的象征)。被偷窥的时空既是梦,也是回忆,还是剧场内的戏剧或电影,它能被反复演绎,能被暂停,能被篡改,能被重组——多么灵动的概念,(几层)虚拟空间与(若干)现实层面的混杂与泯灭。结尾如南柯一梦,结构封圆(猫在观者“现时”时间的表现),堪称美妙。
TWY2018-07-30 00:41:28
追随电影和舞台,我们来到了一个魔法世界,而这位想象力爆棚的魔术师便是里维特,他证明了一种同时超脱于剧作现实和客观现实的影片的存在,一种即兴创作和高度的影像控制力的绝妙结合,绝大多数导演仅能做到其一,里维特则二者兼备,三个小时如不断的时空穿梭,在神秘与欢笑中着迷,不愿离去。
糖罐子.2018-12-05 21:54:10
二刷,亨利•詹姆斯《旧衣韵事》改编。1.影片讲述了塞琳和朱莉两位好友,在分享一种魔术糖果后来到一座闹鬼的房屋,共同体验了如梦似幻的玄妙奇遇,并将鬼屋中的小女孩解救出来的故事。2.里维特将人物记忆进行碎片化无序处理,模糊现实&幻境的边界从而营造荒诞的神秘氛围,再通过迷雾的层层拨离揭开通往真相的幽深僻径。不时切入的重复片段是有人物情绪思维映现之意,亦具备于记忆、时间、空间关联性的探索作用;(玩偶执管记忆,糖果连接梦幻与现实)3.演员即兴表演、极具设计感的场景布局和情节构思(同《出局》)。4.开头结尾的跟随和追逐/舞台效仿言行:希区柯克式人物互补设置,前者满足占有欲,后者提供虚荣心。5.多处镜像翻转确认自我的存在和意义,塞朱二人与鬼屋便为主客体关系。6.“让月亮落下并不伤感”。
字母君2020-02-27 20:25:49
两个狂热观众追《双峰》,偶尔暂停,偶尔重放。但由于对结局不满意,她们逐渐开始尝试创作,义无反顾地跳进了电影中的世界——电影是大家一起做的美梦。 美中不足的是,有时人物的可爱状态稍显刻意(例如照到镜子时的尖叫)。
喂饭2020-08-23 08:00:13
montage:是种魔术,我们会思忖魔术师是不是在我们眨眼的那刻、画面中断的那刻动了什么手脚,却难以验证。道具的反身性:号称是“现实”的当代场景是如此纤薄虚弱,特别是当Celine和Julie穿着匪徒服装去图书馆偷两本尺度巨大的书时,这种虚弱被击穿。自然主义在现实世界的扭曲中找到归宿。女性电影:一种猫电影,猫不需要被溜,不投射男性欲望,猫有自己的空间并接管它,观众必须被它们带领才能进入猫的zone。
半个桃李林檎2016-03-08 22:23:57
对Henry James的小说无感,但这种超现实迷幻感确实很适合转化为法语对白的影像。塞琳和朱莉的亲密始终闪烁着暧昧,尤其是车内一吻;漫长的追逐无疑影响了《在希尔维亚城中》,在角色调换的体验中,两人末路狂花似的相依又逐渐转化成了博格曼的假面。唯一的缺点是太长太长,考验互联网年代的耐心
cream.cx2007-11-25 22:38:44
最后四十分钟太精彩了。不过。。。我同学都被前面两个多小时闷得走的走,睡的睡。
JeanChristophe2019-06-01 21:17:48
本片是一次"低密度影像"的前沿探索:通过大量引入"冗余"的随机项,降低影像彼此的相关度,打破剧作结构(一再地,"然而第二天早上……"),使影片陷入一种因自我解构反而悬念丛生的局面――前半部分所有场景都平平无奇,(因此)同时又都引人生疑;台词时而极少时而极多,但我们随即意识到,就像在另一位精通"非有效叙事"的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一样,话语大抵是不重要的.被经验暗地里渗透的戏剧之内,人物是我们所不认识的,故保持为不被我们所认识的;日常生活充斥着谜,于是它们保持为谜. 不在场对在场展开入侵,随后在场便对不在场进行偷袭,只可惜欢乐的高潮"过于精彩",与无所着力的前半段产生了割裂――好在结尾故技重施,继续留下疑团:鬼屋内外,重复的镜头,是一个还是两个世界?
12010-07-07 00:26:21
游戏成性,有点让人讨厌了;一些小说的手法,并没有拓展什么;比他最强调了演员即兴表演的实验叙事性效果的作品差很远
NanSLi2021-02-16 18:20:18
力的抵抗!关于参与城市的某种身姿,进出“甬道”的我们既而迷上这中断的梦。里维特的游乐园//难以抽离的,是沾着黏液的镜像。分解着“糖果”的时刻总是模糊的——她们在追逐,仍不忘用手持接续这抛到身后的视点。固定的镜头里播放着情节剧,下一秒出现眼前的却是摇动的推移镜头:乏味的话语被切割,或篡改成一条渐近线。穿透景别,被给予即兴能力的她在发笑,恐声的我躲在角落观看。不对位的在场/唯有猫能留住四处流散的能量.
Pincent2022-05-28 17:23:21
94/100 阅读魔法书后,魔女就出现了,处处有淘气的神秘性。Both out of their world,同具有异质性的两人其联系也是神秘女性友谊的终极描述,且从男性视线中解放出来,亲缘关系来源于同性彼此,不依附于男性也可模仿男性。像孩童一样的行为,电影即精心玩乐的形式。也可以说关于猫的电影,因猫所代表的特质,猫的梦境可装下大部分的叙事。两人充当了观众也与观众一同观看后半段的另一层叙事(戏中戏),它也是一种传统的电影:重复的、僵硬的、了无生气的,而二人的介入则是自由的、戏谑的、随时间离的,两种表演风格和电影理念相撞了,当戏中人终于变成僵死的蜡像色后,达到了临界点,两人带走了还存有可能性的孩童,对镜头宣布孩子的休息时间:旧电影的谢幕。四肢悬空张开,跳脱动作的穿越后,终于出航了,完成了对传统电影与机械重复性日常的逃逸。
嘟嘟熊之父2020-05-25 18:30:14
彻底推翻影像秩序,毫无忌惮,毫不留恋。如肥皂泡般转瞬即逝的人物关系,不断分裂融合、破碎生成,每一次身份与情感的建立都以抹去存档为前提完全交付于当下。打乱既有的叙事逻辑, 又非通常的现实-幻境交错,创造出“亲历-激活-观看-评价-校对-篡改”的无限循环。里维特不在乎情境的逼真性与假定性,他令干扰音无所不在,破坏一切浸入式体验,而这恰是现实世界对我们最严苛的训练。
LOOK2021-07-25 09:47:22
糖果的作用显然类似于普鲁斯特的玛德琳蛋糕,记忆、现实、想象、欲望之间充满灵动诗意的游戏互动,一个充满了无限循环重生可能的影像装置。看了里维特这种类型的电影,会觉得雷奈的片有些无聊。
Connie2007-02-17 15:02:07
好像我們.......2007年my top 10候選之一
我还很小2021-05-02 23:54:16
2025.5.1去朋友家重看,我俩像主角一样不断发出怪笑,爽! 2021.10.1重刷,今年年度最佳之一。三个小时毫不枯燥,能把神秘莫测的幻境探索拍得如此俏皮也只有里维特了吧,反过来说,能把情思细腻的重返昔日之梦,做出穿梭时空的超现实感亦让人惊叹。继续新浪潮的丰富镜头技巧,又注入温润灵动的感情,还有两位女演员贡献的精彩表演,太喜欢这个故事与讲故事的过程了!结尾轻盈曼妙,午后一梦与时同长……
发条2022-11-10 20:30:23
里维特,我的电影之神。 赛琳与朱莉一次次拯救小女孩的尝试,其实是里维特一次次试图将叙事从亨利·詹姆斯式的死气沉沉、行将就木的现实主义与心理分析文学/戏剧中拯救出来的尝试,是电影一次次超越性地探索虚构艺术边界的尝试。「电影」在里维特手中即如猫般灵敏轻捷、不失狡黠,而始终能在行到水穷处时以镇静的姿态睥睨回眸。
火娃2023-03-14 15:08:51
7/10。谜屋中的女人以婚姻为中心,价值和生活完全被父权资本主义所控制,宛如僵尸般重复相同的行为和对话;塞琳和朱莉则代表了解放和童真,赛琳的经理和顾客视女魔术师为性欲对象,朱莉为反抗操纵她的男性,与她替换工作后被赶出夜总会;她们寻求解救,避免屋里的女孩被世故的女人们谋杀。里维特用糖和魔法书作为叙事转换的功能道具,轮流造访谜屋的塞琳和朱莉失着忆离开,吃下嘴巴含的糖,又能断断续续地看到屋中的故事,和自己扮演的护士肩后留着一块血手印,两人既是电影的观赏者,又是主动重叙、介入的演出者,先是愉悦地讨论屋中争风吃醋的女人,然后决定混入屋内,救出女孩一起划船时,却看到屋中男女在另一艘船上面无表情地错过她们,一觉醒来,睡在公园椅上和拿魔法书的两人与开场设定好的位置互换,此种戏中戏和移情的观赏体验影响了滨口龙介。
UrthónaD'Mors2010-10-22 12:12:40
请给我一颗神奇糖豆吧,忘却百忧,high出地球吧~~~~~~ps里面的2个女主的关系总给我一种暧昧的感觉
丁一2009-10-24 15:18:21
里维特是一只蒸不熟、煮不烂、看不懂、老不死、硬梆梆的文艺老乌龟
K45P3R2022-09-04 23:00:33
(8.6/10)《塞琳和朱莉出航记》通过了Bechdel测试,一扫千百年来女性在艺术作品中刻板、单调的形象,不再扮演附属于男性的角色,而是真正具有独立的、有趣的性格。塞琳和朱莉之间的心有灵犀可以引申为风格不同但秉持相同原则的艺术家,比如里维特和他的“新浪潮”同僚们,反对的正是僵化的传统电影拍摄模式。《塞琳和朱莉出航记》里的世界自有其天马行空的运行法则,而她们从死气沉沉的宅子里救出来的小女孩,也许正是观众。
42|o●ö2012-08-18 14:50:59
很有意思的荧幕与观众关系的探索,影片可以解读的可能性太多太多了所以……say no to overinterpretation…… 但最疑惑之处其实是房子对面是Julie的童年的家,不知何意。其他部分倒是都可以试图以各种角度自圆其说。另:在gene siskel椅子上屁股坐疼了,不然不会觉得太长,都怪椅子。
TouMing鬼子2023-06-12 21:10:37
+ 重看,才发现是构建机制如此简单的电影,通过邀请演员共同创作不断引入随机生发的即兴情节,将电影彻底变为一场游戏纪实——同时它真的对一切都充满兴趣,以至于可以容纳如此丰富的生态物质性和无厘头的枝节,因此也可以说它是某种终极形态的同人女电影——不体现为神秘或悬疑性而是体现为枝节生发出的无数种面向。直到最后真正进入房子,将舞台内幕由内而外地展示给观众时,演员脸上的油彩与来自外部的破坏才共同宣示了在本作中一切事件都是可以被当即戳破的“表演”。因此“Go Boating”一段两船相遇或可视作一场六人谢幕,以近乎直白的间离手段宣告了对电影拟真神话的彻底祛魅(重来一遍、身份倒转同理),电影/戏剧/现实之间也不存在真正的界限
阿秃2021-12-12 18:30:14
好有意思的剧情编排!这个走向像是……意识流小说的影像化?沉浸式剧本杀?或者像是近几年才开始流行的沉浸式戏剧体验?是旁观者也在戏中,作为观众的她们,作为观众的我们,最后甚至一切都是黄粱一梦,故事到结束的时候才算真的开始。而且随便暂停一个画面都像油画是怎么做到的?这是一部必须看两遍的电影,所以就是6小时(以及豆瓣简介完全是骗人的)
[Deleted]2019-01-20 14:52:21
QuadCinema 35mm版,时空跨越的试验,3个小时静谧繁琐细节的真实世界到舞台,用剪辑来完成角色的互换
迷宫中的站起来2022-02-11 22:58:02
以跟踪、效仿、排演的形式呈现出人物之间的磁场来建构情境,跟随人物一次次重复而又随机地“入戏”,最后甚至被角色的执着与认真感动到了。
╲│┼│╱2019-08-15 22:20:40
越清晰魅力就越少,最灵的部分在第三次吃糖前和结尾的几个变奏
巴伐利亞酒神2020-12-29 00:23:35
一如既往的里维特式长和闷。看他的电影必须忍受他冗长的叙事方式,否则只能中途退出。一旦接受,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他经常有一些出其不意的鬼点子,亦有自成一统的电影语言。比如开头的跟踪,特别好玩,也引出后来的偷窥。两个法国女孩相貌一般,但机灵古怪的气质足以加成,让人沉迷在她们的二人世界中。
惧色2010-04-16 16:08:43
戈达尔+《雏菊》。看了三个小时才有些头绪,从此对里维特敬而远之
风陵渡2011-12-20 19:42:56
她们的圆舞曲,踩着神秘的舞步,回到原点。
sean cheung2017-08-26 20:01:04
魔法不只是電光火石,也可以是微風細雨。利維特把最生活化的紋理褶皺翻開,平凡人之間的命運聯繫,也可以變得魔幻,富有光澤。從躍動的貓,飛揚的絲巾,到陌生人進入對方的生活,起居工作中的互相好奇,魅惑又坦蕩。劇本寫得精緻細膩,你的線頭交給我,我們一樣會發生這一段故事。
伊菲吉妮娅2022-02-27 21:18:06
一种别致的“套嵌”玩法,大大丰富了观影的体验感,是想象力与浪漫感的执行自由。情节回放时的分解重组与主客体的叙述差异性,真实与虚幻的边界感与不确定性,戏剧角色与真实人物穿越时空的虚实结合,影片整体反类型的叙事结构与表现形式,甚至包括演员的表演方式,都可算是拓展了影像本身魅力的伟大尝试。
吹牛伯爵2025-02-09 03:50:05
应该说里维特的电影是一种踩高跷的艺术,在这里,高跟鞋不作为女性彰显性感与优雅的器具(的确,这也是一种“优雅”,但这是如同卓别林或基顿或《提行李箱的人》中的阿克曼的优雅,那是混杂着笨拙、嬉闹以及一些些冒险的精神,如果说它是优雅,这不错,但并非高跟鞋的现代象征给予我们的),被安排给赛琳与朱莉这两位在车水马龙的城市街道旁就可以翩翩起舞的女精灵,身姿灵动而闪烁,似乎可以无预兆地出现于城市的一极,又以同样地方式拉下隐藏自身的帷幕。 2025.2.8
小植野2023-06-12 21:24:31
#2000标 4.5。关于观看与演戏的身份转换,与创作本身一起构建的迷宫,有趣可爱。
里相玉2023-09-12 21:19:36
前半段很有趣,漫无目的的追逐戏,想起以前导演课的分镜作业。后半段也有趣,一头雾水的那种有趣,像本雅明论《亲合力》那本书里的概念[无表达],在一个魔法般凝固的世界里将其击打为真实世界的碎片,残缺的象征。
苏莫2020-11-10 14:53:01
片长超过三个小时,外置字幕会变慢,一边看一边手动调字幕,看完调了四百多秒,但即便这样,还是看到了里维特的有趣之处,用一个幻想故事,展开了一场漫长的成长心理分析,在虚实之间自由切换。
WellIgotone2022-03-19 15:29:15
雅克·里维特作为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一员,真是贡献了一部佳作!图书管理员朱莉和魔术师塞琳两个陌生人从开场的游戏追逐,每一次互动既雀跃又带些隐秘的情愫,她们分享着彼此的生活与秘密,无论置身于何种场景,她于她而言都不似一个梦那么简单。我喜欢导演不断在现实与回忆中切换的画面,仿佛提醒着我,我只是个旁观者,别人世界的旁观者。“vont en bateau”字面意思是“去划船”,法语口语的引申意则是“被骗了被愚弄了”,亦真亦幻,导演功力深厚
Eco2016-03-08 20:07:05
里维特镜头下的巴黎,杂乱中仍透漏出某种慵懒浪漫气质。里维特是法国新浪潮中最具法国特色的导演,这里指的是战前的法国流派。他的影片中经常使用幻觉、回忆或假回忆,使故事发生断裂。比如那段中产家庭故事中的幻觉真实场景。这里,里维特与中期戈达尔分道扬镳,后者从连环画的残酷犀利中获得灵感。
Lies of Lies2020-02-20 03:09:43
Mulholland Drive就是Lynch催眠了Rivette之后拍出来的,舞台-转换身份,红与蓝的对抗,Betty与Rita就是Sophie和Camille。不得不承认,影像是可以复生的。
福禄恩特2022-04-15 19:40:07
神作,给跪了,比《穆赫兰道》早了将近三十年用整部电影来构造梦境的具像化,梦中梦,碎片化记忆,轮回与闭环,叹为观止,列入个人影史十佳候选。
蘑菇炸彈客2014-02-08 11:57:16
里维特真正拍出了作为艺术的法国新浪潮
叶隐2022-03-09 21:51:56
很无聊,又臭又长。把老法国片气质发挥得如此淋漓,沉静到了给我一种死亡的感觉。
Zaggy2021-03-11 16:32:45
"Always the same thing. I'm bored" "I'm so disappointed. It's just padding" Rivette is definitely trolling 即兴表演什么的偶尔欣赏一下当然没问题padding多也就多点了。。。后来她们在房间里跳舞的时候真的差点撞到小女孩,小女孩明显缩脚了lol
醍醐灌饼2021-03-21 00:06:47
第三次,每次看到约三分之一就不行了。
与碟私奔2019-07-22 21:11:18
【造就電影的时刻】53# —— 電影人物左右电影剧情的故事,我们不知不觉跟着两个女孩子看了一出她们自己编出来的故事,也许这就是电影的独特魅力吧,越这样看似天马行空越有“光影传奇”的味道;该片比《不羁的美女》评分还高,也是导演许多长片里的最高分電影,所以应该值得我们“另眼相待”吧,第一次认真看字幕,云里雾里没事,再看抓紧时间多看一遍或许就有了新的体会和领悟。
tata2021-07-30 23:03:47
里维特还真不是我的菜,对白太虚了,看了些解读文章也不觉得咋地,3个多小时就当做了个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