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哲峰2016-06-02 09:30:23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一座孤岛。老布处女作,直指战争对人的异化。
Kaito2019-10-02 22:22:34
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感觉非常的文青了。这是库布里克第一次拍到一小时时长,库布里克自己还担任了摄影和剪辑。据说库布里克本人一直想忽略它的存在,但影片的摄影还是得到了满高的评价。同样是战争题材,似乎也可以理解成反战主题,但相比《光荣之路》《奇爱博士》《全金属外壳》却并不那么显得“激进”,而且敌人并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坏人”,更像是各种“弱者”的形象。反倒是主角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坏人”。四个角色的命运安排比较有意思,他们最后都成了杀人犯,一个人对应一条人命特写的强调,以及面对死亡(自己或他人)的不同反应。
桃桃林林2019-09-21 10:21:15
一直压着没看为了徽章补上了。作为处女长片,还是能看到之后作品不少元素的,不过没那么顺畅的地方也很多
眠去2012-12-04 15:04:22
库布里克觉得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拍的太烂,买断了版权,估计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大奇特(Grinch)2013-07-23 11:46:39
蓝光修复版焕然一新,粗糙的实验战争片,仿佛将伯格曼的哲思,雷诺阿的诗意、富勒的粗糙感熔于一炉,不过里面的道德意识和摄影风格还是能预见库布里克日后的影子。作为演员的保罗·马祖斯基也表现不错。
柯里昂妮2019-09-20 23:39:10
库布里克用独白完成对战争之下,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欲望的呈现,对决定性动作的把握(死亡、惊恐、欲望的画面捕捉),将人的异化与歇斯底里层层解开,或戏嘲、或批判、或蔑视,这是他后来一以贯之的“超人视角”。
Hildy at beach2019-09-25 21:13:27
这片其实换个角度,四个人四种性格有笑料有惊险的逃出生天,就是一部主流片,
当然这需要大点的预算。
片子弥漫着不真实的感觉,每个人既是疯子又是诗人,出现了三个妹子总共只有一个单词的台词。战争使得深陷其中的每个人都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笑容,死亡来临时没有恐惧,获救以后感受不到喜悦。Mac做点什么的欲望和Sydney的疯狂是唯一的活力,结果都是对自己的毁灭。库布里克的反战根深蒂固。
每个人不是孤岛吗?以前可能不是,现在和以后都是。
我想回到以前的日子,我们真的回来了吗?
不要睡,你看树都没穿衣服。
哈哈哈,这疯狂的世界啊。
Jacques2014-05-08 23:22:04
我看的是清晰版。库布里克的长片处女作就想要穷尽战争的虚无,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力度的,手法上独白和特写营造出超现实感觉,但依然是那个时代的风格(如希区柯克)。剪辑很粗糙,视线杂乱。一人分饰两角是亮点。
欢乐分裂2019-09-20 13:15:15
修复版的摄影非常不错,室内居然还有一些深焦镜头,构图和打光也看得出刻意的用心,水上雾气竟有点诗意现实主义的味儿。的确是练习之作,为表现紧张心理而采用的快速剪切镜头模仿痕迹较重,结尾的“升华”极为说教,台词风格也很文艺腔,但已有雏形库神风范,像是《全金属外壳》的稚拙版。
秦诺诺2014-09-27 21:28:32
2.5星,蓝光修复版修正了当年胶片上的很多问题画质还不错,影片也没有导演想的那么烂,还是有些闪光点的尤其是冲进去杀了几个喝汤士兵的桥段摄影剪辑都很棒,视觉冲击力很强。战争片载体讲述的却是人性扭曲后的乖戾与荒诞。虽然演员的军服都很搞笑但是因为片头的一番话也就很难挑毛病了。
火娃2021-12-21 11:15:09
6/10。库布里克将恐惧、恶心和某种滑稽感置于一个怪异的情景中,以达到对战争的反思,但手法太幼稚,戏剧味的台词引起迷惑。这部长片处女作运用了蒙太奇、内心独白、广角摄影和遮罩技巧(望远镜视点),以及一些捆绑和诱奸的性场面渲染出怪诞气氛,最具表现力的一场戏是四位士兵趁敌人进餐时偷袭,展示了垂死挣扎的敌人和碗中食物一组镜头,敌人抽搐的手挤出油腻腻的食物,尸体从地板上被拖走,腰部以下入画的尸体两腿分叉就像木偶一般,之后胜利者令观众恶心地吞下敌人吃剩的凉粥;这种人的木偶化和胜利的恶心意味一直贯穿在库氏战争电影中,特别是结尾发疯的新兵和战斗死去的老兵共乘着一条木筏,无生命的肉体和夸张的戏谑消解了战争荣誉性。
坍塌2013-11-16 19:53:33
那时候库布里克还没成为我们认识的库布里克。姑且不讲画质,剪辑有些生硬,配乐也不惊艳,演员表演有些作。★★☆
censored dump2020-03-03 23:30:16
修复版,画质出色。诗人朋友的编剧,为库布里克这部未经承认的处女作铺陈了强文学性的台词,大量独白——冰川融化对“没有人是孤岛”的否定,以及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直接引用,都指向人在战争中失去自我的过程,也就是对civilization的杀戮。由此,本片更适合看成一个丛林舞台的戏剧,库布里克用迅猛的蒙太奇和局部特写,展现人物在暴力中的被动,以及近乎诗意的迷失,二人分饰四角,镜像般的交叉剪辑如坠梦里,在雾中水波中徘徊。这就是战争,胜利属于未来,每一个此时此刻都献祭给惘然若失的过去。在我看来,这种文学性的超现实是另一种高峰,简直就像是海明威在翻译科塔萨尔。
冰山的阴影2021-06-14 18:01:47
黑泽明、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青涩的库布里克也是缝合怪嘛。我要是库布里克我也想销毁。
日落可以慢半拍2019-09-22 00:15:29
Kubrick说这部太业余像贴在冰箱上的小朋友的画哈哈哈 是感觉后期配音蛮粗糙有些对白不知所云 可是毕竟他那时候才二十几岁呀而且还是他自掏腰包拍的 trademark close-up facial shot of insanity
寒枝雀静2018-08-20 20:12:59
D+/ 这啰啰嗦嗦的库布里克居然有点马利克呢(?
Panda的影音2022-05-11 11:11:05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长片处女作。—— “我们穷尽一生时间在名单或者目录中,寻找我们的真实姓名和永久住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许在很久以前确实是这样,大概是冰河时期之前。冰川融化,我们如今成了一座座孤岛,世界就是由一座座孤岛组成的。” → 编剧是库布里克的高中同学、诗人霍华德·塞克勒,难怪电影中有好些诗意化的台词。
邵禹升2019-09-22 21:48:54
这部电影如此高级,从没想过处女作可以这样!像是准备好了一切,然后拍了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一副老手的样子,殊不知这是库布里克的第一次,出手就是殿堂级。真不愧叫做大师!
仅短短的60分钟,这里面隐藏了无数的“彩蛋”,这应该是各大电影学院的必修课!!!
一部好电影太难得会出现剧情只是为了形式服务而甘愿屈居第二的位置……
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戏剧形式(从女人的出现到结束,士兵的自白,这一切太莎翁)、现实讽刺、角色影射、外景森林、特写、景深等等,一系列电影名词,通过战争类型,全盘托出。这全部方式与技术的融合,一点点都没有突兀,自然叙述!
deus2022-05-03 18:50:20
库布里克上来便开宗明义讲得很清楚,他对于具体的战争毫无兴趣,更不屑于用以往各种政治的历史的视角去看待战争,战争于他而言更像一种用来展现人性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各种不堪的道具,整个故事是一个架空的寓言,那森林本身就代表了混沌,电影中的士兵们被死亡的恐惧阴影所笼罩着,或变得诚惶诚恐,或开始神经兮兮,甚至几近癫狂,这种状态精准的预言了十多年后的越战。
赱馬觀♣2019-10-09 22:02:39
相较杀手与之吻那两部更有名的黑片,反而更喜这部更早的早期多一些。
圆首的秘书2020-11-18 18:35:38
3.5 片子本身一般,分镜调度都还比较稚嫩,但也算可以看到很多关注点了,尤其是战争与疯狂这组关系,从光荣之路到奇爱博士到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前三部作品结构奇像,也是不断深化巩固的过程,到杀手已经非常纯熟,不过也就是三年。大师不是先天的天才,但悟性确实超高。
高詩遠2021-02-14 13:36:34
难怪库布里克把这部电影视作个人执导生涯的污点,还销毁原始拷贝,禁止公开上映,他还认为这是小孩子在冰箱上的涂鸦,一次笨拙地、业余地练习作品,没有戏剧性,令人尴尬的自命不凡。亲测库布里克这个评价一点毛病都没有,当一个文青抛弃了成熟的电影创作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晦涩难懂,杀了个人还要来一段意义不明的内心活动,感慨一下人生。看完以后有点不大明白,感觉挺空虚的。
小哒12020-06-24 07:41:32
b站:三个士兵和一个中尉。抓住一个女孩绑起来,一个士兵受不了诱惑杀了她。一个士兵诱敌,另一个士兵和中尉杀了一个将军,开着飞机走了。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65394/。
vivi2024-04-08 09:24:33
摄影真是太好了。《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剧,库布里克用它来做自己的起点。修复如此精细,女孩卧地的侧颜角度和发丝媲美“白日美人”里的我芙。
木木三又二2023-05-03 22:15:04
库布里克处女作,看了他的处女作才能明白他并不是神,他也只是一个人,虽然后期贡献了多部神作,但刚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也有很多缺点,最明显的就是粗糙,对白太过于诗歌化,而不够日常,没办法,当时没有钱,库布里克找了一个诗人朋友写的剧本。但也能看到优点,摄影很不错,毕竟在这之前他已经有十年的的摄像师经验了。剪辑也很不错。首尾呼应的处理也是个亮点。影片中小队在树林中穿梭的镜头能明显的看出对黑泽明《罗生门》的模仿,但有些拙劣。黑泽明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啊,库布里克都受其影响,而且库布里克自己也承认过,非常欣赏黑泽明。7分。
刘小黛2011-04-17 18:27:44
第一部剧情片,画面粗糙,技术青涩。
白发生2019-09-30 15:00:29
库布里克对人性的洞见由此开端,全程聚焦片名中人类在极端环境下被放大的恐惧和扭曲的欲望。开篇旁白即点明影片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台词中不时展露的诗意则透着肉眼可见的生涩,摄影和剪辑皆具备日后库氏作品某些标志性技法的雏形,整体质感并不似想象中那般粗糙。我更愿意将本片理解成完美主义的库布里克留给世人的一份不完美的礼物,它的存在仿佛宣告着即便是宛若神明的智者身上依然生长着与我辈凡人一般无二的血肉。毕竟世间本无完美,唯有缺憾真实可贵。不觉间距离上次观看库神作品已有五年,当时因只能找到本片的“浮雕版”而给补完计划留下了这条尾巴。如今在建国70周年前夕这个毫无“恐惧”只有欢喜的特殊日子里,在影史大师徽章的“欲望”驱使下,用自己最敬仰的大师最不完美的作品强行制造另一种意义上虚假的完美,也算是别有意趣吧。
stknight2010-12-21 23:44:38
终于一睹了老库导演的第一部长片作品的原貌了,如果不算那几部纪录短片,那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老库的处女作。据说老库不想让观众看这部影片,他自己还买下拷贝要销毁,不过现在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这部片子,可惜找不到英文字幕。有人说片子不清晰,其实作为在线观看的画质还是可以接受的
Mannialanck2010-08-25 08:37:19
4分。老库的电影处女作,也是看的最后一部他的作品。这画质要把人看哭啊,不知道用的什么胶卷。怪不得老库不愿让大家看。而且只有西班牙语字幕。200%速度看完。
绘枫2023-12-03 00:39:27
(2.0/10)蓝光修复版,很想给0星,作为一部习作也太没想法了吧。完全架空的寓言写作,突兀的内心独白和结尾点题令人白眼连连。更重要的是,库式此时对于影像的架构极度苍白,浅焦大特写、越轴、混乱的视点,完全是默片时代遗留下来的心理表现主义和滥用的蒙太奇剪辑糅合的产物。不成熟的蒙太奇导向的是狰狞的表意,同时也是意义的单一,因此所谓迷幻更多只是一种生理不适,而非来源于影像(包括文本)的多层次架构,它无法引起更多文本层面的思考,更无法带领观众进入美丽可怖的幻象世界。
皮革业2019-09-24 09:08:47
一个视觉天赋极高、平面摄影技术过硬的人,在几乎完全不讲电影语法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内心独白太傻文艺了,杀完人在那儿磨叽每个人是孤岛什么的——完全理解库布里克要销毁这部作品的决心。
Xaviera2024-04-06 10:17:22
HKIFF 19# 难怪想销毁……但是,后半的某些蒙太奇处理还是有点冲击力的
三十2013-02-27 17:14:09
若是实景,在那个年代很先进呢。差么?作为库自己的电影是挺差的。没了高深的伦理,是少了半截库式。做了中字。
seabisuit2024-04-05 23:23:56
库神想要销毁力阻影片流传的习作,70分钟4K修复版,英皇铜锣湾,HKIFF48
Leon.2019-10-18 14:02:21
【B】库导生涯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剪辑不流畅,切镜头很随意且毫无美感,人物脸部仰视特写镜头偏多,凑合在一起满满都是违和感。故事内容蕴涵的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想十分浓重,情节的推进慢慢展示人类异化的欲望和内心的癫狂,但拙劣的电影语言质量显得一切都有心无力。
Clyde2022-04-28 17:30:42
战争中的人,没有不恐惧的,却各有各的“欲望”。库布里克的首部长片,略显稚嫩,但视野与格局已打开。
白昼白2023-12-05 14:44:48
剧情走向还有剪辑有稚嫩和不流畅的地方,但是还是有优秀的台词切片,也有很好看的镜头和构图。不知道科波拉拍现代启示录时候有没有观摩过这一部,但感觉水上戏的感觉有重叠(可能只是我)。3.5/5
奥兰少2021-01-04 13:32:50
初名《陷阱》,为发行而改成了这个存在主义风格的片名。
女性角色非常美,但她没有性格,被挟持、被猥亵、缄默无声,是最理想的男性欲望投射品,只被年轻的大师当作道具使用而没有更深意旨,令人观感不适,取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类比是拧巴而一厢情愿的过度解读。
库布里克不希望别人看到这部影片的拷贝,他是对的。引用他自己的评价:“这部影片彻头彻尾地拙劣、怪异、无聊、做作”、“真正让我感到欣慰的只是我完成了这部影片。”
这部处女作我还是看完了,也感到很欣慰。
连城易脆2022-10-12 22:11:56
看完大概能理解库布里克大神为啥想要销毁这部作品了,哈哈哈哈哈,确实更像是一部习作,用风风的话讲就是,成为偶像前的练习生作品。
不过电影的标题恐惧与欲望正好点出了库布里克未来几乎所有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由此也会好奇库布里克他自身的恐惧与欲望究竟又会是什么?
电影之中有不少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显然论这方面的表达还是得看布努埃尔,那时候的库布里克确实还是比较稚嫩,但是从摄影方面已然可以看出他的部分才华了。
小小农2019-09-27 14:31:27
斯坦利库布里克,处女作,看了修复版,他的所思所想及所表达都有魅力,即便是在小心翼翼地试练。人性扔进战争里,一定会爆炸,灾难没有幻想的空间。
Obtson2012-10-11 22:06:52
这长片处女作……我上一次为渣画质而跪是许鞍华的《撞到正》。无疑,库神这部更加正。
应用层协议2018-09-10 23:58:34
库布里克不愿意把这片子拿出来见人是有原因的,影片处处流露着低成本的习作范儿,演员表现即做作又业余,基本的结构性剪辑也很不熟练,很多段落因此显得非常凌乱,摄影大概是全片仅有的亮点。库布里克早年估计看了很多德国表现主义和苏俄杂耍蒙太奇,但应当说那时他还是一个刚转行的摄影师,尚未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影导演,非要说这片子能看出什么大师的苗头,那也有点强行脑补了。
吃云2021-11-24 00:46:55
一人演敌对阵营中的两个角色真是意味深长:可以是循环,杀了将军立功的他又成为将军;可以是隐喻,"我杀了我";可以是重叠,表面上清晰划分的敌我边界其实已被恐惧和欲望抹平,人是一个又一个异化物。
湖面反光和丛林雾气很美。
囍弗斯2022-11-08 19:27:15
虽然画面光影都还不错,但镜头还是略显稚嫩,不知道是不是设备不好操作的原因,剧情也有点一般,怪不得老库想销毁这片子。
易老邪2012-08-30 15:14:18
画质怎么会这么差,简直就是活动的木版画啊!声音也渣的不得了,像是只用0.1倍速播放时发出的怪音。这片还有好点的版本吗?
出火吐暴威2024-12-03 01:00:38
一场存在主义的戏剧,《恐惧与欲望》通过一个虚构的战争直接探讨战争的虚无与荒谬,这比《现代启示录》早了整整26年,当然比起后者也稚嫩许多。作为处女作,库布里克在《恐惧与欲望》中展现出了极大的野心,在后来的《光荣之路》和《全金属外壳》里他又回归了战争的主题并完成了他的哲思。《恐惧与欲望》的缺点的确不可忽视,但影片中的闪光点也应博得我们的关注,库布里克在他的第一部长片作品里就奠定了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气质。
托尼·王大拿2023-05-16 11:49:05
深焦与光影还是特别匹配老库摄影记者的出身,但整体基本以台词推进,且相当苦闷文艺,影像直觉敏锐但连接粗糙如同静态拼贴,也挺匹配老库摄影记者的出身;以他的水准和性格,想把这部处女习作拷贝回收销毁实在过于正常。
Q这一切的一切2016-05-08 23:30:08
台词非常厉害 开场白就被惊到了 非常稚嫩 库迷恋的东西一直都没变 配乐也是一个风格 大家都被战争玩坏了的感觉
南团2020-05-30 13:52:56
461M 不安与欲望.Fear.and.Desire.1953.BD.MOC.MiniSD-TLF.mkv 不安与欲望.Fear.And.Desire.1953.D5.MiniSD-TLF.mkv
汪金卫2018-03-01 23:50:07
【豆瓣2900部】库布里克电影习作,已开始探讨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但演员表演和台词过于粗糙,动作的戏份更是不忍直视。直白、稚嫩、说教,难怪库神要封杀这部作品。相比之下Mac这一角色最生动立体。而库神掌镜的摄影方面也是可圈可点。随后的两部《杀手之吻》《杀手》可谓是进步神速
醉梦·聊生2020-07-29 22:02:13
坠机四人组在敌方区域晃荡,西德尼表现出了脆弱,在杀了小屋内三两敌军之后陷入迷茫,于被捕女子面前彻底失神,是恐惧,也是罪责,麦克把干大事排在第一,英勇前大发感慨,他们与敌方将军一道,构成了战场上的浪漫派,与战争的艺术品。
摩托喇嘛2016-05-25 13:08:39
风格和毛病从一开始就如此明显。室内镜头能看到《奇爱博士》的雏形,竹筏和森林居然很像《现代启示录》。
希区柯克小迷妹2024-12-06 17:13:33
与后来的长片比较,这部作品基调灰暗,有初出茅庐的青涩,也有战争对不同个体造成异化的粗略探讨。
KID Y2018-08-14 15:11:52
5.5 完完全全的习作,怎么会这么无聊,主题陈述倒是有点全金属外壳的意思,然而剧情太蠢,唯一能夸的只有摄影了。相比之下后面的作品真是质的飞跃
神仙鱼2024-04-06 01:18:46
自导自制自摄自剪;说得实在太多而乏味,与后来不可同日而语
恐惧与欲望豆瓣热评
芦哲峰2016-06-02 09:30:23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但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一座孤岛。老布处女作,直指战争对人的异化。
Kaito2019-10-02 22:22:34
引用了莎士比亚的《暴风雨》,感觉非常的文青了。这是库布里克第一次拍到一小时时长,库布里克自己还担任了摄影和剪辑。据说库布里克本人一直想忽略它的存在,但影片的摄影还是得到了满高的评价。同样是战争题材,似乎也可以理解成反战主题,但相比《光荣之路》《奇爱博士》《全金属外壳》却并不那么显得“激进”,而且敌人并不是那种脸谱化的“坏人”,更像是各种“弱者”的形象。反倒是主角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坏人”。四个角色的命运安排比较有意思,他们最后都成了杀人犯,一个人对应一条人命特写的强调,以及面对死亡(自己或他人)的不同反应。
桃桃林林2019-09-21 10:21:15
一直压着没看为了徽章补上了。作为处女长片,还是能看到之后作品不少元素的,不过没那么顺畅的地方也很多
眠去2012-12-04 15:04:22
库布里克觉得自己的长片处女作拍的太烂,买断了版权,估计是没有出头之日了……
大奇特(Grinch)2013-07-23 11:46:39
蓝光修复版焕然一新,粗糙的实验战争片,仿佛将伯格曼的哲思,雷诺阿的诗意、富勒的粗糙感熔于一炉,不过里面的道德意识和摄影风格还是能预见库布里克日后的影子。作为演员的保罗·马祖斯基也表现不错。
柯里昂妮2019-09-20 23:39:10
库布里克用独白完成对战争之下,渺小个体的恐惧与欲望的呈现,对决定性动作的把握(死亡、惊恐、欲望的画面捕捉),将人的异化与歇斯底里层层解开,或戏嘲、或批判、或蔑视,这是他后来一以贯之的“超人视角”。
Hildy at beach2019-09-25 21:13:27
这片其实换个角度,四个人四种性格有笑料有惊险的逃出生天,就是一部主流片, 当然这需要大点的预算。 片子弥漫着不真实的感觉,每个人既是疯子又是诗人,出现了三个妹子总共只有一个单词的台词。战争使得深陷其中的每个人都失去了生命力,没有笑容,死亡来临时没有恐惧,获救以后感受不到喜悦。Mac做点什么的欲望和Sydney的疯狂是唯一的活力,结果都是对自己的毁灭。库布里克的反战根深蒂固。 每个人不是孤岛吗?以前可能不是,现在和以后都是。 我想回到以前的日子,我们真的回来了吗? 不要睡,你看树都没穿衣服。 哈哈哈,这疯狂的世界啊。
Jacques2014-05-08 23:22:04
我看的是清晰版。库布里克的长片处女作就想要穷尽战争的虚无,在我看来还是很有力度的,手法上独白和特写营造出超现实感觉,但依然是那个时代的风格(如希区柯克)。剪辑很粗糙,视线杂乱。一人分饰两角是亮点。
欢乐分裂2019-09-20 13:15:15
修复版的摄影非常不错,室内居然还有一些深焦镜头,构图和打光也看得出刻意的用心,水上雾气竟有点诗意现实主义的味儿。的确是练习之作,为表现紧张心理而采用的快速剪切镜头模仿痕迹较重,结尾的“升华”极为说教,台词风格也很文艺腔,但已有雏形库神风范,像是《全金属外壳》的稚拙版。
秦诺诺2014-09-27 21:28:32
2.5星,蓝光修复版修正了当年胶片上的很多问题画质还不错,影片也没有导演想的那么烂,还是有些闪光点的尤其是冲进去杀了几个喝汤士兵的桥段摄影剪辑都很棒,视觉冲击力很强。战争片载体讲述的却是人性扭曲后的乖戾与荒诞。虽然演员的军服都很搞笑但是因为片头的一番话也就很难挑毛病了。
火娃2021-12-21 11:15:09
6/10。库布里克将恐惧、恶心和某种滑稽感置于一个怪异的情景中,以达到对战争的反思,但手法太幼稚,戏剧味的台词引起迷惑。这部长片处女作运用了蒙太奇、内心独白、广角摄影和遮罩技巧(望远镜视点),以及一些捆绑和诱奸的性场面渲染出怪诞气氛,最具表现力的一场戏是四位士兵趁敌人进餐时偷袭,展示了垂死挣扎的敌人和碗中食物一组镜头,敌人抽搐的手挤出油腻腻的食物,尸体从地板上被拖走,腰部以下入画的尸体两腿分叉就像木偶一般,之后胜利者令观众恶心地吞下敌人吃剩的凉粥;这种人的木偶化和胜利的恶心意味一直贯穿在库氏战争电影中,特别是结尾发疯的新兵和战斗死去的老兵共乘着一条木筏,无生命的肉体和夸张的戏谑消解了战争荣誉性。
坍塌2013-11-16 19:53:33
那时候库布里克还没成为我们认识的库布里克。姑且不讲画质,剪辑有些生硬,配乐也不惊艳,演员表演有些作。★★☆
censored dump2020-03-03 23:30:16
修复版,画质出色。诗人朋友的编剧,为库布里克这部未经承认的处女作铺陈了强文学性的台词,大量独白——冰川融化对“没有人是孤岛”的否定,以及对莎士比亚《暴风雨》的直接引用,都指向人在战争中失去自我的过程,也就是对civilization的杀戮。由此,本片更适合看成一个丛林舞台的戏剧,库布里克用迅猛的蒙太奇和局部特写,展现人物在暴力中的被动,以及近乎诗意的迷失,二人分饰四角,镜像般的交叉剪辑如坠梦里,在雾中水波中徘徊。这就是战争,胜利属于未来,每一个此时此刻都献祭给惘然若失的过去。在我看来,这种文学性的超现实是另一种高峰,简直就像是海明威在翻译科塔萨尔。
冰山的阴影2021-06-14 18:01:47
黑泽明、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青涩的库布里克也是缝合怪嘛。我要是库布里克我也想销毁。
日落可以慢半拍2019-09-22 00:15:29
Kubrick说这部太业余像贴在冰箱上的小朋友的画哈哈哈 是感觉后期配音蛮粗糙有些对白不知所云 可是毕竟他那时候才二十几岁呀而且还是他自掏腰包拍的 trademark close-up facial shot of insanity
寒枝雀静2018-08-20 20:12:59
D+/ 这啰啰嗦嗦的库布里克居然有点马利克呢(?
Panda的影音2022-05-11 11:11:05
斯坦利·库布里克导演的长片处女作。—— “我们穷尽一生时间在名单或者目录中,寻找我们的真实姓名和永久住址。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也许在很久以前确实是这样,大概是冰河时期之前。冰川融化,我们如今成了一座座孤岛,世界就是由一座座孤岛组成的。” → 编剧是库布里克的高中同学、诗人霍华德·塞克勒,难怪电影中有好些诗意化的台词。
邵禹升2019-09-22 21:48:54
这部电影如此高级,从没想过处女作可以这样!像是准备好了一切,然后拍了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一副老手的样子,殊不知这是库布里克的第一次,出手就是殿堂级。真不愧叫做大师! 仅短短的60分钟,这里面隐藏了无数的“彩蛋”,这应该是各大电影学院的必修课!!! 一部好电影太难得会出现剧情只是为了形式服务而甘愿屈居第二的位置…… 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戏剧形式(从女人的出现到结束,士兵的自白,这一切太莎翁)、现实讽刺、角色影射、外景森林、特写、景深等等,一系列电影名词,通过战争类型,全盘托出。这全部方式与技术的融合,一点点都没有突兀,自然叙述!
deus2022-05-03 18:50:20
库布里克上来便开宗明义讲得很清楚,他对于具体的战争毫无兴趣,更不屑于用以往各种政治的历史的视角去看待战争,战争于他而言更像一种用来展现人性在极端恶劣条件下各种不堪的道具,整个故事是一个架空的寓言,那森林本身就代表了混沌,电影中的士兵们被死亡的恐惧阴影所笼罩着,或变得诚惶诚恐,或开始神经兮兮,甚至几近癫狂,这种状态精准的预言了十多年后的越战。
赱馬觀♣2019-10-09 22:02:39
相较杀手与之吻那两部更有名的黑片,反而更喜这部更早的早期多一些。
圆首的秘书2020-11-18 18:35:38
3.5 片子本身一般,分镜调度都还比较稚嫩,但也算可以看到很多关注点了,尤其是战争与疯狂这组关系,从光荣之路到奇爱博士到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前三部作品结构奇像,也是不断深化巩固的过程,到杀手已经非常纯熟,不过也就是三年。大师不是先天的天才,但悟性确实超高。
高詩遠2021-02-14 13:36:34
难怪库布里克把这部电影视作个人执导生涯的污点,还销毁原始拷贝,禁止公开上映,他还认为这是小孩子在冰箱上的涂鸦,一次笨拙地、业余地练习作品,没有戏剧性,令人尴尬的自命不凡。亲测库布里克这个评价一点毛病都没有,当一个文青抛弃了成熟的电影创作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就是这种晦涩难懂,杀了个人还要来一段意义不明的内心活动,感慨一下人生。看完以后有点不大明白,感觉挺空虚的。
小哒12020-06-24 07:41:32
b站:三个士兵和一个中尉。抓住一个女孩绑起来,一个士兵受不了诱惑杀了她。一个士兵诱敌,另一个士兵和中尉杀了一个将军,开着飞机走了。影评: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965394/。
vivi2024-04-08 09:24:33
摄影真是太好了。《暴风雨》是莎士比亚最后一剧,库布里克用它来做自己的起点。修复如此精细,女孩卧地的侧颜角度和发丝媲美“白日美人”里的我芙。
木木三又二2023-05-03 22:15:04
库布里克处女作,看了他的处女作才能明白他并不是神,他也只是一个人,虽然后期贡献了多部神作,但刚出道的第一部作品也有很多缺点,最明显的就是粗糙,对白太过于诗歌化,而不够日常,没办法,当时没有钱,库布里克找了一个诗人朋友写的剧本。但也能看到优点,摄影很不错,毕竟在这之前他已经有十年的的摄像师经验了。剪辑也很不错。首尾呼应的处理也是个亮点。影片中小队在树林中穿梭的镜头能明显的看出对黑泽明《罗生门》的模仿,但有些拙劣。黑泽明不愧是大师中的大师啊,库布里克都受其影响,而且库布里克自己也承认过,非常欣赏黑泽明。7分。
刘小黛2011-04-17 18:27:44
第一部剧情片,画面粗糙,技术青涩。
白发生2019-09-30 15:00:29
库布里克对人性的洞见由此开端,全程聚焦片名中人类在极端环境下被放大的恐惧和扭曲的欲望。开篇旁白即点明影片的超现实主义色彩,台词中不时展露的诗意则透着肉眼可见的生涩,摄影和剪辑皆具备日后库氏作品某些标志性技法的雏形,整体质感并不似想象中那般粗糙。我更愿意将本片理解成完美主义的库布里克留给世人的一份不完美的礼物,它的存在仿佛宣告着即便是宛若神明的智者身上依然生长着与我辈凡人一般无二的血肉。毕竟世间本无完美,唯有缺憾真实可贵。不觉间距离上次观看库神作品已有五年,当时因只能找到本片的“浮雕版”而给补完计划留下了这条尾巴。如今在建国70周年前夕这个毫无“恐惧”只有欢喜的特殊日子里,在影史大师徽章的“欲望”驱使下,用自己最敬仰的大师最不完美的作品强行制造另一种意义上虚假的完美,也算是别有意趣吧。
stknight2010-12-21 23:44:38
终于一睹了老库导演的第一部长片作品的原貌了,如果不算那几部纪录短片,那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老库的处女作。据说老库不想让观众看这部影片,他自己还买下拷贝要销毁,不过现在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这部片子,可惜找不到英文字幕。有人说片子不清晰,其实作为在线观看的画质还是可以接受的
Mannialanck2010-08-25 08:37:19
4分。老库的电影处女作,也是看的最后一部他的作品。这画质要把人看哭啊,不知道用的什么胶卷。怪不得老库不愿让大家看。而且只有西班牙语字幕。200%速度看完。
绘枫2023-12-03 00:39:27
(2.0/10)蓝光修复版,很想给0星,作为一部习作也太没想法了吧。完全架空的寓言写作,突兀的内心独白和结尾点题令人白眼连连。更重要的是,库式此时对于影像的架构极度苍白,浅焦大特写、越轴、混乱的视点,完全是默片时代遗留下来的心理表现主义和滥用的蒙太奇剪辑糅合的产物。不成熟的蒙太奇导向的是狰狞的表意,同时也是意义的单一,因此所谓迷幻更多只是一种生理不适,而非来源于影像(包括文本)的多层次架构,它无法引起更多文本层面的思考,更无法带领观众进入美丽可怖的幻象世界。
皮革业2019-09-24 09:08:47
一个视觉天赋极高、平面摄影技术过硬的人,在几乎完全不讲电影语法的情况下拍出的电影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内心独白太傻文艺了,杀完人在那儿磨叽每个人是孤岛什么的——完全理解库布里克要销毁这部作品的决心。
Xaviera2024-04-06 10:17:22
HKIFF 19# 难怪想销毁……但是,后半的某些蒙太奇处理还是有点冲击力的
三十2013-02-27 17:14:09
若是实景,在那个年代很先进呢。差么?作为库自己的电影是挺差的。没了高深的伦理,是少了半截库式。做了中字。
seabisuit2024-04-05 23:23:56
库神想要销毁力阻影片流传的习作,70分钟4K修复版,英皇铜锣湾,HKIFF48
Leon.2019-10-18 14:02:21
【B】库导生涯的第一部长片电影。剪辑不流畅,切镜头很随意且毫无美感,人物脸部仰视特写镜头偏多,凑合在一起满满都是违和感。故事内容蕴涵的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思想十分浓重,情节的推进慢慢展示人类异化的欲望和内心的癫狂,但拙劣的电影语言质量显得一切都有心无力。
Clyde2022-04-28 17:30:42
战争中的人,没有不恐惧的,却各有各的“欲望”。库布里克的首部长片,略显稚嫩,但视野与格局已打开。
白昼白2023-12-05 14:44:48
剧情走向还有剪辑有稚嫩和不流畅的地方,但是还是有优秀的台词切片,也有很好看的镜头和构图。不知道科波拉拍现代启示录时候有没有观摩过这一部,但感觉水上戏的感觉有重叠(可能只是我)。3.5/5
奥兰少2021-01-04 13:32:50
初名《陷阱》,为发行而改成了这个存在主义风格的片名。 女性角色非常美,但她没有性格,被挟持、被猥亵、缄默无声,是最理想的男性欲望投射品,只被年轻的大师当作道具使用而没有更深意旨,令人观感不适,取莎士比亚的《暴风雨》类比是拧巴而一厢情愿的过度解读。 库布里克不希望别人看到这部影片的拷贝,他是对的。引用他自己的评价:“这部影片彻头彻尾地拙劣、怪异、无聊、做作”、“真正让我感到欣慰的只是我完成了这部影片。” 这部处女作我还是看完了,也感到很欣慰。
连城易脆2022-10-12 22:11:56
看完大概能理解库布里克大神为啥想要销毁这部作品了,哈哈哈哈哈,确实更像是一部习作,用风风的话讲就是,成为偶像前的练习生作品。 不过电影的标题恐惧与欲望正好点出了库布里克未来几乎所有作品的主题与内涵。 由此也会好奇库布里克他自身的恐惧与欲望究竟又会是什么? 电影之中有不少超现实主义的镜头,显然论这方面的表达还是得看布努埃尔,那时候的库布里克确实还是比较稚嫩,但是从摄影方面已然可以看出他的部分才华了。
小小农2019-09-27 14:31:27
斯坦利库布里克,处女作,看了修复版,他的所思所想及所表达都有魅力,即便是在小心翼翼地试练。人性扔进战争里,一定会爆炸,灾难没有幻想的空间。
Obtson2012-10-11 22:06:52
这长片处女作……我上一次为渣画质而跪是许鞍华的《撞到正》。无疑,库神这部更加正。
应用层协议2018-09-10 23:58:34
库布里克不愿意把这片子拿出来见人是有原因的,影片处处流露着低成本的习作范儿,演员表现即做作又业余,基本的结构性剪辑也很不熟练,很多段落因此显得非常凌乱,摄影大概是全片仅有的亮点。库布里克早年估计看了很多德国表现主义和苏俄杂耍蒙太奇,但应当说那时他还是一个刚转行的摄影师,尚未成为一个真正的电影导演,非要说这片子能看出什么大师的苗头,那也有点强行脑补了。
吃云2021-11-24 00:46:55
一人演敌对阵营中的两个角色真是意味深长:可以是循环,杀了将军立功的他又成为将军;可以是隐喻,"我杀了我";可以是重叠,表面上清晰划分的敌我边界其实已被恐惧和欲望抹平,人是一个又一个异化物。 湖面反光和丛林雾气很美。
囍弗斯2022-11-08 19:27:15
虽然画面光影都还不错,但镜头还是略显稚嫩,不知道是不是设备不好操作的原因,剧情也有点一般,怪不得老库想销毁这片子。
易老邪2012-08-30 15:14:18
画质怎么会这么差,简直就是活动的木版画啊!声音也渣的不得了,像是只用0.1倍速播放时发出的怪音。这片还有好点的版本吗?
出火吐暴威2024-12-03 01:00:38
一场存在主义的戏剧,《恐惧与欲望》通过一个虚构的战争直接探讨战争的虚无与荒谬,这比《现代启示录》早了整整26年,当然比起后者也稚嫩许多。作为处女作,库布里克在《恐惧与欲望》中展现出了极大的野心,在后来的《光荣之路》和《全金属外壳》里他又回归了战争的主题并完成了他的哲思。《恐惧与欲望》的缺点的确不可忽视,但影片中的闪光点也应博得我们的关注,库布里克在他的第一部长片作品里就奠定了贯穿他整个职业生涯的气质。
托尼·王大拿2023-05-16 11:49:05
深焦与光影还是特别匹配老库摄影记者的出身,但整体基本以台词推进,且相当苦闷文艺,影像直觉敏锐但连接粗糙如同静态拼贴,也挺匹配老库摄影记者的出身;以他的水准和性格,想把这部处女习作拷贝回收销毁实在过于正常。
Q这一切的一切2016-05-08 23:30:08
台词非常厉害 开场白就被惊到了 非常稚嫩 库迷恋的东西一直都没变 配乐也是一个风格 大家都被战争玩坏了的感觉
南团2020-05-30 13:52:56
461M 不安与欲望.Fear.and.Desire.1953.BD.MOC.MiniSD-TLF.mkv 不安与欲望.Fear.And.Desire.1953.D5.MiniSD-TLF.mkv
汪金卫2018-03-01 23:50:07
【豆瓣2900部】库布里克电影习作,已开始探讨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异化。但演员表演和台词过于粗糙,动作的戏份更是不忍直视。直白、稚嫩、说教,难怪库神要封杀这部作品。相比之下Mac这一角色最生动立体。而库神掌镜的摄影方面也是可圈可点。随后的两部《杀手之吻》《杀手》可谓是进步神速
醉梦·聊生2020-07-29 22:02:13
坠机四人组在敌方区域晃荡,西德尼表现出了脆弱,在杀了小屋内三两敌军之后陷入迷茫,于被捕女子面前彻底失神,是恐惧,也是罪责,麦克把干大事排在第一,英勇前大发感慨,他们与敌方将军一道,构成了战场上的浪漫派,与战争的艺术品。
摩托喇嘛2016-05-25 13:08:39
风格和毛病从一开始就如此明显。室内镜头能看到《奇爱博士》的雏形,竹筏和森林居然很像《现代启示录》。
希区柯克小迷妹2024-12-06 17:13:33
与后来的长片比较,这部作品基调灰暗,有初出茅庐的青涩,也有战争对不同个体造成异化的粗略探讨。
KID Y2018-08-14 15:11:52
5.5 完完全全的习作,怎么会这么无聊,主题陈述倒是有点全金属外壳的意思,然而剧情太蠢,唯一能夸的只有摄影了。相比之下后面的作品真是质的飞跃
神仙鱼2024-04-06 01:18:46
自导自制自摄自剪;说得实在太多而乏味,与后来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