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法国9.0分科幻短片《堤》BD1080p.中英双字


堤海报

名称:

别名:停机坪 / 堤坝 / The Pier / 堤 / La jetée

主演:让·内格罗尼 / 埃莱娜·夏特兰 / 达沃斯·哈尼奇 / 雅克·勒杜 / André / Jacques·Branchu / Pierre·Joffroy / Étienne / Philbert·von·Lifchitz / 利贾·布拉尼卡 / 威廉姆·克莱因 / Germano·Facetti

导演:克里斯·马克

地区:法国

年份:1962

语言:法语 / 德语

时长:28分钟

更新:2025-02-12

堤剧情介绍

遍野废墟,末世凄凉。男主人公(达沃斯·哈内赤 Davos Hanich饰)成为核战爆发后少数存活下来的人类。他幼年时梦中总是目睹一名陌生男子的死亡,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时光旅行的实验品。他被送往核战爆发前夕的过去,他在堤岸上遇见一位女子(海伦·夏特兰 Hélène Chatelain饰),并且爱上了她。当实验快结束时,他又要被送往躲过浩劫的未来。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势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然而到最后,他才恍然发现,幼年时常梦见的死亡,原来正是自己。 这部由新浪潮左岸派代表人物克里斯·马克执导编剧的科幻先锋派短片《堤》,是科幻片历史中的一座里程碑。全片用完全静止的画面,模拟人类对往事的印象,讲述一个世界末日后的故事。简洁有力的音效氛围,流畅凝练的剪辑镜头,配上如诗如梦的旁白语言,一段梦中破碎的记忆被描画得触目惊心。

堤下载地址一

最新资源已封禁吸血客户端,迅雷用户请更新到最新版,推荐使用qbittorrent、utorrent、BitComet等bt客户端下载!

堤下载地址二

堤下载帮助

  • 0.推荐使用bt软件下载新资源磁力链。不保证电驴地址可正常下载。
  • 1.如使用迅雷下载提示‘任务错误,未知错误,敏感资源,违规内容,版权‘等等,可留言报错
  • 2.出现以上情况与本站无关,因迅雷官方响应政策屏蔽资源导致。
  • 4.如遇到老片迅雷下载速度过慢,可试着复制ed2k电驴地址或磁力链到迅雷网盘或百度网盘离线中下载,也可以试试迅雷会员速度加成。
  • 5.如某片全部地址都无法下载,建议您到留言中心告知。

堤豆瓣热评

  • 一脸横肉张小晒2016-05-17 10:04:25

    看完之后惊叹于,好多年前我曾经问过小海一个问题,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高APM中的他仍然用手推了下眼镜说:“人活着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过去。”

  • 米粒2011-07-11 02:18:55

    太刷新认识了,一部好的感人的电影,甚至不需要移动的画面来达到:真的很像人脑里的记忆,一帧一帧静止的照片。最重要的是竟然是爱情片!流泪了!

  • 圆首的秘书2014-10-18 22:12:36

    感觉整部片子其实不是为了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而是一直等待着女人醒来开始眨眼的那个瞬间。震惊了 2018.8.10 重看。这其实是一部元电影。如果人可以进入任意时间,时间由此变成片段,变成“剪辑”,变成非线性的影像。与此同时也是唯心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依托于意识,时间旅行的本质是意识旅行,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意识之中。2021.06.14 ASMR向。结束得如此突然。

  • 有心打扰2012-06-03 01:05:47

    1.我在没有时间的国度里遇见了你,我们漫步,唯一的感觉是墙上斑驳的记号。2.我不断的离开,不断的回来,你是否记得我?你是否愿意让我成为你的幽灵?我想跟你说,我带着你的回忆离开。3.我愿意抛弃美好未来,只为能再见你一面,我们的爱始于过去。4.静止的画面说着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 塔奇克马娜2011-06-19 19:13:23

    标本博物馆的设置太棒了,这些静止的影像又何尝不是时间的标本,故事的标本呢?

  • 小爱2018-02-19 20:12:51

    用一帧帧构图、对比度精彩到流泪的黑白影像表达出极度凝练、充满雕塑感及永恒的美。人的生存意义又一次从人的存在本身中被抽离,被哲学化地质疑,这次是借用时间的虚无之手。文本真是史诗级……看完感觉接受了一场洗礼。

  • danyboy2013-03-17 14:22:22

    没想到这个真人漫画让我如此喜欢。我也相信,人生嘛,无非就是费尽毕生精力去找寻童年的一个瞬间,一种感觉,一段印象。并且死无悔改。

  • 把噗2012-07-14 00:30:03

    赞!1,画外音+幻灯片,被形式吸引;2,新小说的叙述方式;3,关于时间与记忆,“左岸”印记;4,画面一旦流动,时间已然产生,故静止才能表现时间的无;5,结尾处,见到自己的死去,让人想到博尔赫斯的小说;6,美妙的法语,最适合做画外音的叙述

  • 冰红深蓝2015-05-20 21:08:26

    全片由一系列黑白静照组成,配以凝重的音乐、诗意的旁白、神秘的窃窃私语和噪音,传达出对记忆、时间、爱和死亡的思考。离散定格的影像契合了记忆与梦境的形式,作为实验电影也足够激进。28分钟的片子包含了动人的爱情、战争与科幻元素,冲击力极强。最爱标本馆一段,浪漫又充满末世感。(9.5/10)

  • TWY2017-07-23 23:24:03

    那四秒钟的“运动”和“目光”,就是电影的起源,不是我们看她,而是她看着我们。

  • 海带岛2019-10-22 22:58:34

    他有三次提及博物馆。画外音将主人公的记忆称为博物馆;片中时间旅行试验地palais de chaillot一度被当作电影资料馆的空间;主角与他记忆中谜一般的女子相会的地方是一间自然博物馆。人的记忆、电影图像资料、自然世界的死亡标本,它们在“博物馆”中,一边成为防腐的存在,一边成为人为意识的产物。在博物馆中邂逅人类的过去时,我又多么希望记忆中的事物也能在福尔马林的药剂中不朽。它一边要承受局限,一边又无可比拟地浪漫。如果,如果可以死在以前的记忆中,又哪里需要去“躲过浩劫的未来”呢。

  • 康报虹2017-04-12 11:22:17

    过去是虚无的国度, 时间是静止的无, 我愿被囚于闭合的因果链中、 只为见你最后一面, 胜过未来永生的安逸, 胜过现存的一切。

  • Ocap2014-06-22 18:51:11

    用幻灯片拍科幻片!瓦解的末世建筑、全片唯一动态的女人之眼、绝美摄影的沙粒感,奇特而不违和。潜意识映像穿越的概念居然早在1962年就被玩过了,影像与内核一样牛逼,未来狱警威严一瞥,美好回忆无奈倒地。每秒24帧的理念变得黯淡无光,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20.12.30 追加:《堤》就是电影届的杜尚小便池。它反掉了最后的表象权威。戈达尔最近拍的几部足以说明他在否定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自己。90岁的他在走近62年的克里斯·马克。15岁的我:“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一切早已注定,导演并不是我最本源的梦。这部“电影”,就是我穿越的真相,就是我不必成为、随缘成为电影导演的理由。

  • 九尾黑猫2010-08-29 11:12:01

    四星半。强烈、纯粹、优美的画面冲击,抛却高科技视觉效果,最本质的故事和画面是如此动人。

  • 拧腰2018-12-05 14:33:27

    看聪明人拍电影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的不同类型和手法的电影,都有一个“最终的命题”,他开辟无数条小径,最终把你引向一个真正的盛宴。这部里面,最开始克里斯马克在时空、过去未来、梦境现实等对立的两者之间创造了一个悬置,观众无法打破他。只有跟着他走,去感受。但有一个关键的瞬间,他把栅栏打开了一小下——女孩睡眼惺忪地眨了眨眼睛动了起来,打破了整个影片的森严防守,也把电影从一个简单的二元对立视角上升到了真正的讨论。严丝合缝的世界开始紊乱,记忆与现实中的死亡开始混杂,乡愁和末日在结局终于相遇,那一个“当下的瞬间”即是过去与未来的总和。我个人觉得,克里斯马克的时间空间观,和河原温在这个命题上探讨的手法有相似处,他们在各自作品中所用的,“断片观察”和“凝结式观察”是相通的,对时间的信念也是相通的。

  • 流空破刃2011-06-15 20:48:42

    影像小说,电影文本,黑白PPT串联出来的故事,1962年的先锋实验。逻辑完备叙事干脆独白到位毫无赘余。三十年后的翻拍(对比之后不能认可只是作为创意来源的传承)在基础构架上完全没有脱出这里建立的范畴。

  • 火娃2013-04-26 20:31:12

    8.0/10。反乌托邦+诗性解说+鸳梦重温+黑白影像+伟大爱情+悲惨宿命论结局。‘’在绝大多数时候,电影的力量更来自每一个静态的画面。‘’——用侯麦的话来评价这部杰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 欢乐分裂2011-04-29 19:03:13

    2021-6-11重看;黑白静止画面美到屏息,一帧一帧接近你,一帧一帧目睹自己的死亡。左岸风扑面,旁白、耳语、心跳都为节奏加分;时间和记忆的母题永不空白。

  • 亵渎电影2010-06-29 15:22:01

    穿越时空竟然是看自己死,有点像【12猴子】里的布鲁斯.威利斯。★★★★

  • 琴酒2012-05-11 05:02:41

    大概因为压低的实验者对话是德语的关系,整个人更加深进去去体会整个电影的声画关系。静止延展了过去的瞬间,并且诗意,静止同样是现在流动的时间,另人恐怖不安。除此之外,就是因为静止,每一帧都拥有了无可挑剔与无可取代的美。

  • Vincent Lan2017-08-27 18:43:30

    所谓风格,归根结底就是创作者观察事物,理解事物的方式。[堤]的风格是普鲁斯特式的,它的画面呈现的不是实在的事件,而是对事件的回忆,是与观众有距离的。因此克里斯·马克要凝固住它们,让观众渴望动态影像而不得,只能被拘禁于来自过去的碎片中,不断被提醒时间流逝的不可阻挡和图像的脆弱无力。

  • 迷宫中的站起来2018-04-15 00:52:08

    【八部半电影节】想起唐德里罗《欧米伽点》:“电影无情的速率需要观众付出符合需要的绝对的警觉关注。”片子帧数减少,叙事密度则更大,仿若极简主义走向极端。形式的背后忽然察觉一个根本原理——记忆中的永恒是影摄不是像摄,是瞬时不是间段,就连描述,用的也是“画面”一词。

  • 晚不安2019-08-29 00:34:24

    不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形式像PPT却毫无机械感。还是用到zoom in, fade in/out这些电影技法,然而光是文本的力量已经震撼人心了,如博尔赫斯《小径分岔的花园》那般博大和温柔。一帧帧黑白画面,好像是扰动的记忆片段,而它们究竟属于哪个时空?后世科幻片在内核上无出其右。

  • 安东2017-12-04 22:44:08

    第19分钟,她眨了一下眼睛,我的心也跟着跳了几下。

  • 墓岛GRAVELAND2018-05-13 23:20:41

    《十二猴子》应该穿越回1960s,然后让《堤》报复性地亲眼目睹着它的死亡,罪名是其通过连贯的影像以及特效的呈现—科幻限制了《堤》的想象力,后者"高概念"诞生于停格影像与卡夫卡式叙述文本中,"视听"特质被限制,因此意识可以无边际地流动,在某帧中女人眨了眨眼,都可以被确定为"现实的"

  • 深邃2019-05-05 20:27:02

    阳光明媚的电影世界里可能也存在着乌云,直到克里斯马克如普朗克般向世界宣布,影像是不连续的。

  • 胤祥2011-09-28 02:29:51

    全定帧,左岸派的声画关系实验。科幻方面好像后来特德·姜的味道。

  • 蜉蝣2015-04-01 10:45:41

    电影是每秒24格运动的幻觉。静帧画面更有诗意、文学性和间离感。并且切换的速度就是剪辑的节奏,完全没有生硬。

  • 汪金卫2021-10-05 02:36:18

    【上海电影节展映】全片几乎均由静态图片与第三人称旁白构成的科幻短片。短短28分钟讲述一个末日战争背景、精神控制与时间旅行科幻元素下的宿命轮回故事,构造了一个乌托邦式反乌托邦世界。静态的图像串联起一幕幕叙事与回忆,充分发挥着蒙太奇的神奇力量。整部电影有且仅有的唯一短短数秒的动态影像则是女主角从睡梦中醒来的瞬间,无疑也是全片最美妙动人的高光时刻。从实际拍摄的情况看,其实那是因为克里斯·马克仅能支付得起一场戏的摄影机租赁费用。但从我个人感性的角度看,那也代表着爱的甘泉浇灌高墙的硬土,让自由意志和对爱的守护渴望得以苏醒。

  • JeanChristophe2019-01-30 20:49:10

    四星半. a Movie or Stills?《堤》的革命性在于以左岸派手法挑战24fps的定义与影像表达的界限,用极端方式印证了布列松的观点:任何画面只有在与其前后画面共同构成的段落中才具有意义. 至于形而上学的层面,它无外乎启发我们,存在总归是我的存在;记忆无所谓真假,它以某种超脱了时空的声画形式漂浮在弥留之际的脑海中.

  • 番茄杀手2015-10-09 19:12:49

    普特南的钵中之脑思想实验在1981年 《堤》的19年后;其实堤最厉害的在于克里斯马克对于纪录片形式的一种解构 如果熟悉纪录片发展史的朋友应该了解 “真实电影”之前 纪录片永远存在一个强大的/绝对的叙述者去串联素材 马克正是用纪录片的方式创作了这样一部剧情片 是对纪录片形式的探讨

  • 焚紙樓2016-12-20 03:48:02

    照相術得以永恆只是一場誤解嗎?凝視的美好只是一種忽略頭尾與因果的錯覺嗎?穿越時間的最終目的即是停止時間、選擇靜畫為形式的最終目的為否定靜畫,電影對於毀滅永恆印象一事,似乎永遠嫌做的還不夠多。

  • 匡轶歌2011-12-26 01:10:33

    我被击中了。概念、文本、影像,结合得如此完美……

  • 赱馬觀♣2009-03-29 19:03:44

    一个人一生只有两次真爱。悲哀的是,当你意识到这一点时,通常第一次真爱已经错过了。更悲哀的是,你发现第二次竟然就是第一次!

  • 白石春子2020-09-06 14:57:14

    最近又重看了無數遍La Jetée,深陷其中 感動到無以復加。當全片圖像中僅有motion pic出現——女人從夢中睜開眼。短短的幾秒便道盡整個電影世界的奇蹟:靜態中的永恆與連綿的想像,共同傳達了語言不能觸及的超越性世界(也或許是柏格森的無法描述的「直覺性」...我永遠相信電影是直覺性的。)他們置身於博物館的標本間猶如明白了歸屬,在時空中迷失的時候,只有愛被傳送下來。人只能選擇某一個位置,無論是回憶還是未來,但從不應為此遺憾,因為 永恆非所有時間,永恆即沒有時間。剝離時間即賦予“當下”最大意義的方法,宿命即解構、支離的永恆。

  • 荒也2021-12-16 01:05:38

    想起同为左岸派阿伦·雷乃的《广岛之恋》以及手册派戈达尔的《阿尔法城》以及同样哲思与诗意,科学与奇幻意味浓厚的实验影像作品,维姆文德斯的《柏林苍穹下》。

  • 掉线2014-04-13 16:33:12

    【B+】除了十二猴子,时间旅行者的妻子也绝逼是从这里借鉴了创意!真·PPT电影。把影像极简化,电影变得更加接近文学,反而有种不一样的情感力度。无法用常规的标准去评判它,只能膜拜。在线观看地址: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y38JK0IqIGQ/

  • 鬼腳七2011-03-15 22:36:15

    去除一切技术,甚至去除一切镜头,单单用图片蒙太奇来展开,这是纯粹的小说化的故事表达形式。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在于展开了一种最吸引人类的思考,那就是征服时间的可能性。这种深刻的哲学讨论在此后被反复提起,但是永远不会有答案。

  • 若汐2013-09-11 23:03:56

    运用Still image、沉重的交响乐、旁白不完整的低声呢喃及音效。世界三战摧毁巴黎,他成为Dr. Frankenstein Timesless的实验品。他看到了自己的出生亦目睹了自己的死亡。他遇到了爱情。"No memory, no plan"他们漫步但他无法停留。Age-less time-less phenomenon. 唯一逃离timeless的方法是他的死亡。

  • Kaito2011-06-28 08:18:48

    静帧电影,诗意的幻灯片。看起来颇有《枭河桥记事》(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的感觉,据说启迪了《终结者》、《12只猴子》等片,不过除了时间旅行和环状结构,其实不是很能联系起来。

  • paracelsus2013-05-26 20:30:48

    重看了遍。片子还是那么牛。只可惜现场环境不太好。特别放到一半后厅有人开启水龙头洗了5分钟东西,超级影响观感。妈的,马赛厅到底是放电影的地方还是洗手间?

  • 2014-12-29 15:48:31

    美!Chris Marker对于image的信心好赞,正是因为这个信心,才能从容不迫滴做出酱紫的作品。但愿我也可以为自己建这样一个信心...

  • 刘小黛2010-02-14 21:46:59

    原来卡梅隆是这样被启发的。画面和独白很摄人。

  • btr2013-05-26 23:30:26

    #Chris Marker影展# 出人意料地看到了一个英语胶片版的《堤》,比在香港看的法语胶片版(bfi的)画质要好很多。不必看字幕分心可以更专注于画面也不错。突然想到:那段动的画面,也可以看作一秒24帧的静态照片啊。或许本片顺便揭示了电影的这一本质也有可能嘛。

  • 海洋之 婧2016-01-18 16:51:55

    克里斯·马克,我替你收下吉列姆与卡梅隆的膝盖;冰冷疏离的影像,伴随记忆与命运不断纠葛,偶然一撇成为必然宿命;海伦的一小段动态镜头,妙不可言。

  • paradiso2013-05-27 14:53:48

    历经痛苦穿越成功他不去拯救世界而忙着和难忘的女人谈恋爱,法国人无误。胶片播映还是很爽的,构图非常美,那家博物馆在哪里不知道现在还这样布置吗

  • Fleurs.哼哼2019-04-20 17:08:17

    形而上的抽象叙述,形而下的静态连图,文学和影像原来可以把末日交姌的如此悱恻。 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 我们眼中的世界末日,在“上帝”眼里是不是蜕变?

  • 疼酱2013-06-30 22:16:49

    我真的好久没把我的每一寸神经元,每一颗细胞,每一处灵魂的细节都完完全全交给一段光影视听。用无数静态图片配上音效和旁白铸就的片子,末日的情节、时光错位的相遇,画面间的节奏感,和某些神经质的镜头还有让人不安的音乐,简直太棒了。看的时候眼泪就不自觉的留下来。@六月最后一天的UCCA

  • 2020-10-02 14:38:15

    #CC#完全虚构的科幻,是Chris Marker以静止图像讲述的时空旅行故事。但时间流逝的痕迹,不再以运动影像的方式呈现,“唯一的标记只是当下的感受”,午夜列车、空袭、核尘避难所,战争的微小碎片都铭刻在日常生活之中。单帧影像却在“被观看”的母题里,衍生出历史、记忆、政治权力,以及由此所悉知的文本涵义。 穿梭时间的场所配置,暗示了法国在阿尔及利亚战争期间曾使用酷刑的肮脏秘密,实验人员用德语低語,如同被纳粹占领的共谋幽灵。在记忆如何构成个人的自我意识,以及公众或集体塑造所谓正确历史版本的过程中,影像叙事中想象的反乌托邦人类前景,则反映着彼时全球对冷战和古巴导弹危机的恐惧。

  • Woodring2015-12-20 10:49:29

    因为前一部感受实在太差,这部开始时心中几乎认定也是没法看~结果意外得,无论是结构、画面和叙事手法都是,美、干净、漂亮、动人,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挑的~28分钟大荧幕每一帧都是享受~只是,对于我而言,因为全部是静止画面,不时有种,在打高大上AVG的错觉(真心没得救了)。。。

  • 之神2017-03-26 23:44:30

    很有意思的尝试:静态影像的表现力有时会比动态更强,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动态的是时间,静态的是回忆,几乎有点当代普鲁斯特主义的意思

  • brennteiskalt2015-10-10 18:00:35

    左岸派对于记忆问题的执拗大概源于战争。深受柏格森影响的法国知识分子在战后发问,我们究竟该如何在历史的废墟上维持记忆。《堤》的叙事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使用过去时的现在故事段落和使用现在时的时间旅行段落。这提醒我们,所有的时间旅行不过是人在记忆里的运动。最终环状的时间线让记忆的主体在记忆里解体,沉溺在时间的海洋里。马克这部电影的最大问题在于叙述层和画面之间的断裂,叙事完全由画外音来完成,这真是一点也不迷人。

  • monsieurAgave2023-05-25 07:50:28

    un photo-roman: usurper of ¨vérité¨ | 置位/置換: {聲音從屬於影像,聲音為影像提供確認} -> {影像(靜幀圖像)從屬於聲音(旁白/音效),影像為聲音提供確證} | 壓皺時間:一種極簡主義濃縮法 | Discrete Montage: 向觀看者索取的補全依賴於更大邏輯深度的運作,或逼迫放棄這種運作而滑向故事性盲從,使慾望(不徹底地)回歸,將真相保守,逃脫辯證法。離散與連續之邊界處描畫的輪廓感人至深 // 也許這種時間旅行是一種形質上極具野心的指涉?也許是人類歷史層有過的最浪漫的電影史(本體->骨骼)?

  • kylegun2012-08-02 10:02:14

    每一个画面都很精致,故事充满诗意,但这种幻灯片现代艺术真能归类到电影吗?《十二只猴子》的翻拍确实很必要

  • Cory2013-06-16 22:04:46

    电影是每秒24格的艺术,是否暗示着它与静态摄影并无本质区别?对此,照片蒙太奇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答案。《堤》虽以“静止”来言说“时间”,静帧组接的节奏变换、叠化转场等却依赖于电影所特有的剪辑逻辑乃至美学特征,电影语言于是得以在革新中自我确证。

  • 神仙鱼2021-11-21 22:48:35

    静止是完全必要的,我觉得这才能触及时间、记忆、爱情的本质。穿越,穿越,不断穿越,直至捕捉到初次见你的鲜活一瞬后目睹自己走入死亡的永恒。当可以抵达时间长河的任意一刻,每一段时间便短如一帧。最后突然提速的蒙太奇。如诗如醉,最动人的黑白。2600

  • 素水2017-10-04 22:32:37

    20210611三刷。SIFF24th第二场。艺海。太吃这个高概念的设定了,因为是被困在时间里的人,所以要静帧。画面唯一动起来的时刻就是游离于时间之外的美了。 二刷 AMSR 西西弗斯 先锋?先锋!非线性叙事的始祖?宿命论。好电影的剪辑亦能优美如诗篇。因为最后一分钟爱上此片。一辈子看过的电影逼格都没这部高。

  • 尉迟上九2018-01-07 23:00:15

    像是一些精心拍摄的富有质感的黑白照片组合的短片,画外音的丰富和说明,庄严神圣的配乐,被唯一连续动态的眨眼击中,先锋、哲思与想象,浪漫的虚无主义,记忆是事实掺杂了幻想的过去的佐证,归于无的过程中人类始终还在努力的想要追求和证明,殊途同归终将和死亡相遇,难以逃脱宿命和时间的束缚。

  • DeckardYang2021-12-24 10:19:51

    五秒钟的运动是爱的流露,二十八分钟的静止是深沉的悲歌。